首页--哲学、宗教论文--美学论文--美学理论论文--美学史论文

李泽厚“情本体”探微

目录第3-5页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绪论第8-13页
    第一节 研究成果综述第8-11页
        一、 关于李泽厚哲学思想的研究第8-9页
        二、 关于李泽厚“情本体”的研究第9-11页
    第二节 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1-13页
        一、 论文的选题背景第11页
        二、 论文的选题意义第11-13页
第一章 李泽厚哲学的思想史背景和理论脉络第13-21页
    第一节 主体性问题的现实指向第13-14页
    第二节 发掘马克思哲学中“活的东西”第14-17页
    第三节 “人类学历史本体论”的理论脉络第17-21页
第二章 “情本体”:李泽厚本体之思的归趋第21-31页
    第一节 中西哲学史上的“本体”观念第21-22页
    第二节 李泽厚对“本体”的理解第22-25页
    第三节 从“工具本体”、“心理本体”到“情本体”第25-31页
        一、 工具本体:人的历史生成第25-27页
        二、 心理本体:文化心理的积淀第27-29页
        三、 情本体:人性的情感根基第29-31页
第三章 “情本体”的实践展开第31-35页
    第一节 “情本体”的内推:宗教—伦理第31-32页
    第二节 “情本体”的外推:伦理—政治第32-35页
第四章 乐以忘忧:“情本体”的文化意蕴第35-40页
    第一节 “情本体”与中西传统的转化性创造第35-37页
    第二节 “情本体”的价值底蕴——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第37-40页
结语第40-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44-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问题研究
下一篇:2~4岁儿童在分配情境下的公平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