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1.2.1 桩-筏组合基础减小差异沉降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桩-筏组合基础的分析方法 | 第12-14页 |
1.2.3 桩-筏组合基础沉降计算方法 | 第14-16页 |
1.3 本文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桩-筏组合基础有限元分析方法 | 第18-30页 |
2.1 非线性有限元法 | 第18-20页 |
2.1.1 非线性问题概述 | 第18页 |
2.1.2 非线性问题的求解方法 | 第18-20页 |
2.2 有限元分析软件 ABAQUS | 第20-21页 |
2.3 土体的本构模型 | 第21-24页 |
2.4 桩、筏板的本构模型 | 第24-25页 |
2.5 桩-土-筏相互接触模拟 | 第25-27页 |
2.5.1 接触对定义 | 第25页 |
2.5.2 接触面间的相互作用 | 第25-27页 |
2.6 单元选择与网格的划分原则 | 第27-28页 |
2.7 初始地应力 | 第28页 |
2.8 生死单元与分析步骤 | 第28-29页 |
2.9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桩-筏组合基础差异沉降影响因素模拟分析 | 第30-49页 |
3.1 减小差异沉降的变刚度调平设计 | 第30-32页 |
3.1.1 变刚度调平设计的方向 | 第30-31页 |
3.1.2 变刚度调平设计的实施方案 | 第31-32页 |
3.2 桩-土-筏三维模型设计 | 第32-37页 |
3.2.1 模型平面布置 | 第33-34页 |
3.2.2 地应力平衡与土的本构模型 | 第34-37页 |
3.3 布桩方式对基础差异沉降的影响模拟分析 | 第37-41页 |
3.4 桩长对基础差异沉降的影响模拟分析 | 第41-42页 |
3.5 筏板厚度对基础差异沉降的影响模拟分析 | 第42-43页 |
3.6 土层弹性模量对基础差异沉降的影响模拟分析 | 第43-45页 |
3.7 变刚度垫层对基础差异沉降的影响模拟分析 | 第45-47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4章 桩-筏组合基础在复杂地基中减小差异沉降的应用研究 | 第49-62页 |
4.1 项目概况 | 第49-52页 |
4.1.1 地质条件 | 第49-50页 |
4.1.2 处理方法 | 第50-52页 |
4.2 模型建立 | 第52-54页 |
4.3 计算结果 | 第54-58页 |
4.4 改进方案 | 第58-60页 |
4.5 结果对比分析 | 第60-6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5.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62-63页 |
5.2 展望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附录 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