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5-11页 |
绪论 | 第11-19页 |
0.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0.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0.1.2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0.2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0.2.1 国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问题研究 | 第13-14页 |
0.2.2 国内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问题研究 | 第14-15页 |
0.3 研究方案 | 第15-19页 |
0.3.1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0.3.2 研究框架 | 第16-17页 |
0.3.3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一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的理论分析 | 第19-27页 |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9-21页 |
1.1.1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 第19页 |
1.1.2 农民专业合作社 | 第19-20页 |
1.1.3 融资 | 第20页 |
1.1.4 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的内涵 | 第20-21页 |
1.2 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的主要特征 | 第21-22页 |
1.2.1 对内不盈利 | 第21页 |
1.2.2 内源融资为主 | 第21-22页 |
1.2.3 融资的季节性 | 第22页 |
1.2.4 融资的阶段性 | 第22页 |
1.3 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的理论依据 | 第22-27页 |
1.3.1 马克思经济理论 | 第22-24页 |
1.3.2 西方经济学理论 | 第24-27页 |
第二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的现状 | 第27-31页 |
2.1 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问题的由来 | 第27页 |
2.2 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存在的问题 | 第27-31页 |
2.2.1 合作社资金缺口大 | 第27-28页 |
2.2.2 内部融资比较困难 | 第28页 |
2.2.3 外部融资成本高 | 第28-29页 |
2.2.4 融资投入风险高 | 第29页 |
2.2.5 财政资金扶持力度不足 | 第29-30页 |
2.2.6 法律体系不够健全 | 第30-31页 |
第三章 福建省宁德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案例分析 | 第31-41页 |
3.1 宁德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概况 | 第31-32页 |
3.2 宁德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现状 | 第32-33页 |
3.3 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案例分析 | 第33-41页 |
3.3.1 霞浦县淳盛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分析 | 第33-35页 |
3.3.2 寿宁县祥瑞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融资分析 | 第35-37页 |
3.3.3 屏南县长桥镇半圳村茶树菇专业合作社融资分析 | 第37-38页 |
3.3.4 古田县农丰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融资分析 | 第38-41页 |
第四章 国内外可借鉴的模式与经验 | 第41-49页 |
4.1 国内四种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模式 | 第41-44页 |
4.1.1 资金互动社融资模式 | 第41-42页 |
4.1.2 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股金融资模式 | 第42页 |
4.1.3 “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内部担保+银行”信贷模式 | 第42-43页 |
4.1.4 “政府+担保机构+融资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融资模式 | 第43-44页 |
4.2 国外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模式 | 第44-49页 |
4.2.1 美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融资模式 | 第44-45页 |
4.2.2 德国农民合作社的融资模式 | 第45-46页 |
4.2.3 丹麦农民合作社融资模式 | 第46-49页 |
第五章 破解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问题的对策建议 | 第49-61页 |
5.1 提高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 第49-50页 |
5.1.1 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 第49页 |
5.1.2 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是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现实需要 | 第49-50页 |
5.1.3 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是推进农村经济繁荣的必然要求 | 第50页 |
5.2 理顺融资过程中的几种关系 | 第50-52页 |
5.2.1 处理好社员集资与政府扶持的关系 | 第50-51页 |
5.2.2 处理好民间借贷与金融借贷的关系 | 第51页 |
5.2.3 处理好集中决策与民主决策的关系 | 第51-52页 |
5.3 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相关法律法规 | 第52-53页 |
5.3.1 进一步修订《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 第52-53页 |
5.3.2 研究制定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地方性法规 | 第53页 |
5.4 加大政府对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 | 第53-55页 |
5.4.1 明确职责、整合资源 | 第53页 |
5.4.2 对接政策、跟踪服务 | 第53-54页 |
5.4.3 创新模式、精准发力 | 第54页 |
5.4.4 严格考评、奖优罚劣 | 第54-55页 |
5.5 构建金融机构与合作社的互动合作机制 | 第55-57页 |
5.5.1 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评价体系 | 第55页 |
5.5.2 强化各阶段信贷合作机制 | 第55-56页 |
5.5.3 完善农业生产保险机制 | 第56页 |
5.5.4 因地制宜创新服务方式 | 第56-57页 |
5.6 规范专业合作社的内部管理 | 第57-61页 |
5.6.1 提高思想层面统一程度 | 第57-58页 |
5.6.2 制定高效规范运行制度 | 第58页 |
5.6.3 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 第58-6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个人简历 | 第73-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