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的对策研究--基于现实问题视角的优化设计
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4-10页 |
绪论 | 第10-24页 |
一、研究缘起和探索意义 | 第11-12页 |
二、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三、概念界定和理论背景 | 第17-21页 |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21-24页 |
第一章 当前地方政府债务现状描述 | 第24-30页 |
第一节 地方政府债务的发展历程 | 第24-26页 |
一、地方政府债务违规快速发展期 | 第24-25页 |
二、审计结果的地方债务问题展现 | 第25-26页 |
三、地方政府债务合法的渐进阶段 | 第26页 |
第二节 地方政府债务存在的现实特征 | 第26-30页 |
一、发展环境引致债务阶段性 | 第27-28页 |
二、经济政策带动债务膨胀化 | 第28页 |
三、融资措施造成债务异质式 | 第28-30页 |
第二章 地方政府债务存在的问题 | 第30-38页 |
第一节 运行基础困境 | 第30-33页 |
一、债务融资衍生出现实无奈 | 第30-31页 |
二、融资效益被人为调整弱化 | 第31-32页 |
三、债务扩张膨胀的监管漏洞 | 第32-33页 |
第二节 面临风险隐患 | 第33-38页 |
一、管理体制诱发的融资举债风险 | 第34-35页 |
二、债务风险威胁到国家经济安全 | 第35-37页 |
三、问题隐患易诱发政府诚信危机 | 第37-38页 |
第三章 地方政府债务产生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8-46页 |
第一节 政策更迭的结构性渊源 | 第38-40页 |
一、债务政策对经济周期波动调整的滞后 | 第39页 |
二、信息公开缺失致使监督无法发挥实效 | 第39-40页 |
三、上下级政府间固有的体制结构性矛盾 | 第40页 |
第二节 内生机制的行政化诱因 | 第40-43页 |
一、计划经济运作机制仍在主导 | 第41页 |
二、责任惩戒机制依旧模糊缺位 | 第41-42页 |
三、行政管理惯性思维诱生毒瘤 | 第42-43页 |
第三节 资本经营的固态式缘由 | 第43-46页 |
一、利益分配失衡徒增金融性风险 | 第43-44页 |
二、融资偿债未能匹配的损害后果 | 第44页 |
三、政府经营管理隐藏着寻租扭曲 | 第44-46页 |
第四章 计量模型与指标体系的关联调适 | 第46-58页 |
第一节 数理检验模式的设计 | 第46-49页 |
一、选择数据构建简单回归模型 | 第46-47页 |
二、市级层面地区协整思路 | 第47-48页 |
三、财政政策作用机制与经济周期态势相关性分析 | 第48-49页 |
第二节 经济实践意义的研判 | 第49-58页 |
一、经济学检验的基础性探析 | 第50-51页 |
二、债务风险评价指标倚赖程度描述 | 第51-53页 |
三、审计报告的规模性实效补充 | 第53-56页 |
四、一般均衡的动态辅助响应治理 | 第56-58页 |
第五章 地方政府债务的治理对策 | 第58-82页 |
第一节 从转变到创新的框架搭建构筑 | 第58-61页 |
一、第一阶段:从跟随到复制——导入起步 | 第58-59页 |
二、第二阶段:从适应到寻找——孕育形成 | 第59-60页 |
三、第三阶段:从创新到独特——成熟稳步 | 第60-61页 |
第二节 法治规范理念的战略框架重构 | 第61-64页 |
一、良法逻辑链条 | 第61-62页 |
二、立法原则设计 | 第62页 |
三、制度配套规范 | 第62-63页 |
四、政策规则导引 | 第63-64页 |
第三节 健全完善地方预决算审查监管 | 第64-67页 |
一、加强和改进全口径预决算审查的监督 | 第64-65页 |
二、加强和改进跨年度预算平衡的审查监督 | 第65页 |
三、加强和改进预算和决算的绩效管理 | 第65-66页 |
四、加强和改进预算和决算的问责监督 | 第66-67页 |
第四节 问题症结根治的政策机制设计 | 第67-71页 |
一、权责发生制债务会计核算 | 第68-69页 |
二、能动结构搭配的策略最优 | 第69页 |
三、风险分担信用评级体系构建 | 第69-70页 |
四、财政事权体制的匹配优化 | 第70-71页 |
第五节 跨年度预算平衡规划约束演绎 | 第71-74页 |
一、规划模式 | 第72页 |
二、预测编制 | 第72-73页 |
三、调适平衡 | 第73页 |
四、防范风险 | 第73-74页 |
第六节 混同协作治理结构的优化选择 | 第74-82页 |
一、改善融资的基础方式和结构环境 | 第75-76页 |
二、债务置换转股的结构搭配 | 第76页 |
三、多中心治理式样的视觉扩展 | 第76-78页 |
四、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孵化培育 | 第78-79页 |
五、公共投资建设融资平台的实施路径 | 第79-82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个人简历 | 第88-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