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新型纳米光学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中文摘要第3-5页
英文摘要第5-7页
1 绪论第12-42页
    1.1 引言第12-13页
    1.2 生物传感器概述第13-15页
    1.3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在生物传感器上的应用第15-26页
        1.3.1 金纳米粒子的合成第16-18页
        1.3.2 金纳米粒子的表面等离子体效应第18-19页
        1.3.3 金纳米粒子在生物传感器上的应用第19-26页
    1.4 量子点的制备及在传感器上的应用第26-33页
        1.4.1 量子点的制备第27-28页
        1.4.2 量子点的光学特性第28页
        1.4.3 量子点在传感器上的应用第28-33页
    1.5 植物酯酶的纯化及在传感器上的应用第33-37页
        1.5.1 植物酯酶的纯化第33-34页
        1.5.2 酶生物传感器概述第34页
        1.5.3 植物酯酶在酶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第34-37页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创新点第37-42页
        1.6.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37页
        1.6.2 主要研究内容第37-39页
        1.6.3 创新点第39-42页
2 AuNPs-RB纳米光学传感器的构建及作用机制研究第42-62页
    2.1 引言第42-43页
    2.2 实验部分第43-45页
        2.2.1 实验仪器与药品第43-44页
        2.2.2 硼氢化钠还原法制备AuNPs第44页
        2.2.3 柠檬酸钠还原法AuNPs的合成第44页
        2.2.4 AuNPs的UV-vis、TEM、ZETA表征第44页
        2.2.5 实验方法第44页
        2.2.6 实际样品的制备第44-45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45-61页
        2.3.1 硼氢化钠还原法制备AuNPs的UV–vis、TEM、ZETA表征第45-46页
        2.3.2 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AuNPs的UV–vis、TEM、ZETA表征第46-48页
        2.3.3 基于FRET构建AuNPs-RB纳米光学生物传感器及检测原理探讨第48-55页
        2.3.4 分析条件的优化第55-57页
        2.3.5 AuNPs-RB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体系对不同浓度杀螟丹的荧光检测第57-58页
        2.3.6 干扰实验第58-59页
        2.3.7 实际样品中杀螟丹的检测第59-61页
    2.4 本章小结第61-62页
3 AuNPs-QDs纳米光学传感器的构建及作用机制研究第62-80页
    3.1 前言第62-63页
    3.2 实验部分第63-65页
        3.2.1 实验仪器与药品第63-64页
        3.2.2 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AuNPs第64页
        3.2.3 GSH修饰的水溶性CdTe QDs的合成第64页
        3.2.4 AuNPs的UV-vis、TEM、ZETA表征第64页
        3.2.5 CdTe QDs的UV-vis、Fluorescence、ZETA、TEM表征第64页
        3.2.6 实验方法第64-65页
        3.2.7 实际样品的制备第65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65-79页
        3.3.1 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AuNPs的UV–vis、TEM、ZETA表征第65页
        3.3.2 GSH修饰的水溶性CdTe QDs的UV–vis、Fluorescence、ZETA表征第65-68页
        3.3.3 基于IFE构建的AuNPs-QDs纳米光学传感器及其检测原理第68-70页
        3.3.4 乙醇溶剂对检测系统的影响研究第70-72页
        3.3.5 反应条件的优化第72-74页
        3.3.6 AuNPs纳米光学传感器对不同浓度氰草津的比色检测第74-75页
        3.3.7 AuNPs-QDs纳米荧光传感器对不同浓度氰草津的荧光检测第75-76页
        3.3.8 干扰实验第76-78页
        3.3.9 实际样品中氰草津的检测第78-79页
        3.3.10 与气相色谱法对比第79页
    3.4 本章小结第79-80页
4 PLaE光学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作用机制研究第80-106页
    4.1 引言第80-81页
    4.2 实验部分第81-84页
        4.2.1 实验仪器与药品第81页
        4.2.2 PLaE粗酶液的制备第81-82页
        4.2.3 TPP用于PLaE纯化的影响因素研究第82页
        4.2.4 PLaE酶活测定第82页
        4.2.5 蛋白含量测定第82页
        4.2.6 响应曲面法优化PLaE纯化工艺第82-83页
        4.2.7 纯化PLaE的SDS-PAGE凝胶电泳、荧光表征第83页
        4.2.8 杀螟硫磷的检测第83页
        4.2.9 实际样品的制备第83-84页
        4.2.10 荧光淬灭法研究PLaE与杀螟硫磷之间的作用机制第84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84-104页
        4.3.1 硫酸铵饱和度对于PLaE纯化的影响第84-85页
        4.3.2 不同粗酶液与叔丁醇比例对PLaE纯化的影响第85-86页
        4.3.3 温度对PLaE纯化的影响第86-87页
        4.3.4 pH对于PLaE纯化的影响第87-88页
        4.3.5 响应曲面设计回归方程的建立及显著性检查第88-90页
        4.3.6 响应面分析与优化第90-93页
        4.3.7 最佳工艺的验证第93-94页
        4.3.8 纯化PLaE的SDS-PAGE凝胶电泳、荧光表征第94-95页
        4.3.9 杀螟硫磷检测条件的优化第95-98页
        4.3.10 PLaE光学传感器对不同浓度杀螟硫磷的荧光检测第98-99页
        4.3.11 干扰实验第99-100页
        4.3.12 实际样品中杀螟硫磷的检测第100-101页
        4.3.13 杀螟硫磷对PLaE荧光淬灭类型的验证第101-102页
        4.3.14 杀螟硫磷与PLaE之间的结合参数、热力学参数和作用力类型第102-104页
    4.4 本章小结第104-106页
5 AuNPs-PLaE纳米光学传感器的构建及作用机制研究第106-122页
    5.1 引言第106-107页
    5.2 实验部分第107-108页
        5.2.1 实验仪器与药品第107页
        5.2.2 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AuNPs第107页
        5.2.3 壳聚糖还原法制备AuNPs第107-108页
        5.2.5 AuNPs的UV-vis、TEM、ZETA表征第108页
        5.2.6 实验方法第108页
        5.2.7 实际样品的制备及检测第108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108-120页
        5.3.1 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AuNPs的UV-vis、TEM、ZETA表征第108页
        5.3.2 壳聚糖还原法制备AuNPs的UV–vis、TEM、ZETA表征第108-110页
        5.3.3 基于酶抑制的AuNPs-PLaE纳米光学生物传感器及其检测原理第110-112页
        5.3.4 ATCH及AChE加入前后AuNPs的TEM图第112-113页
        5.3.5 条件优化第113-117页
        5.3.6 AuNPs-PLaE纳米光学传感器对不同浓度杀螟硫磷的比色检测第117-118页
        5.3.7 抗干扰实验第118-119页
        5.3.8 实际样品中杀螟硫磷的检测第119-120页
    5.4 本章小结第120-122页
6 总结与展望第122-126页
    6.1 总结第122-123页
    6.2 展望第123-126页
致谢第126-128页
参考文献第128-148页
附录第148-149页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148-149页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第149页

论文共1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可靠环境中云计算系统的服务质量预测与优化调度研究
下一篇:基于卟啉和量子点的荧光传感器检测氟啶胺和杀草强及其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