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三嗪及喹喔啉类电子传输材料设计合成与性能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30页 |
1.1 引言 | 第9-14页 |
1.1.1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发展概况 | 第9-11页 |
1.1.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结构与发光机理 | 第11-14页 |
1.2 电子传输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4-28页 |
1.2.1 金属配合物类 | 第14-16页 |
1.2.2 含氮杂环类电子传输材料 | 第16-24页 |
1.2.3 有机硅衍生物 | 第24-25页 |
1.2.4 全氟化的电子传输材料 | 第25-26页 |
1.2.5 有机硼类化合物 | 第26页 |
1.2.6 芴类电子传输材料 | 第26-28页 |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第28-30页 |
1.3.1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8-29页 |
1.3.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29-30页 |
第二章 三嗪类电子传输化合物的制备和表征 | 第30-63页 |
2.1 引言 | 第30-31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1-41页 |
2.2.1 原料与试剂 | 第31-32页 |
2.2.2 主要仪器 | 第32-33页 |
2.2.3 化合物的合成 | 第33-41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1-62页 |
2.3.1 反应因素 | 第41-44页 |
2.3.2 化合物结构表征 | 第44-51页 |
2.3.3 化合物的光谱性能的研究 | 第51-52页 |
2.3.4 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52-56页 |
2.3.5 化合物的热稳定性研究 | 第56-6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三章 喹喔啉类电子传输化合物的制备和表征 | 第63-87页 |
3.1 引言 | 第63-64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64-70页 |
3.2.1 原料与试剂 | 第64页 |
3.2.2 主要仪器 | 第64-65页 |
3.2.3 化合物的合成 | 第65-70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70-85页 |
3.3.1 合成反应因素的讨论 | 第70-71页 |
3.3.2 化合物结构表征 | 第71-78页 |
3.3.3 化合物光谱性能的研究 | 第78-79页 |
3.3.4 化合物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 第79-81页 |
3.3.5 化合物热稳定性的研究 | 第81-8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
附录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