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

共享发展视域下扩大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路径研究

中文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绪论第13-23页
    一、选题依据第13-15页
        (一) 选题背景第13-14页
        (二) 研究意义第14-15页
    二、研究综述第15-21页
        (一) 国外研究综述第15-17页
        (二) 国内研究综述第17-21页
        (三) 研究综述评析第21页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21-23页
        (一) 研究思路第21-22页
        (二) 研究方法第22页
        (三) 创新之处第22-23页
第一章 中等收入群体与共享发展理念的相关理论第23-44页
    一、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内涵界定及基本特征第23-30页
        (一) 中等收入群体的不同划分第24-26页
        (二) 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合理界定第26-29页
        (三) 中等收入群体概念的基本特征第29-30页
    二、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及理论特质第30-37页
        (一) 共享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第31-35页
        (二) 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特质第35-37页
    三、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与共享发展理念的关系第37-44页
        (一)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实现共享发展的战略举措第38-40页
        (二) 共享发展理念为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指明方向第40-44页
第二章 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扩大面临的困境与原因分析第44-59页
    一、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现状第44-50页
        (一) 中等收入群体的数量比重第44-45页
        (二) 中等收入群体的职业构成第45-46页
        (三) 中等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第46-48页
        (四) 中等收入群体的阶层认同第48-50页
    二、共享发展视域下中等收入群体扩大面临的困境第50-54页
        (一) 低收入群体规模大,中等收入群体增量不够第50-51页
        (二) 物质层面“扩中”为主,“扩中”缺乏精神支撑第51-52页
        (三) 主观认同低于客观认同,消费需求没有释放第52-53页
        (四) 中等收入群体存量不足,回流现象时有发生第53-54页
    三、阻碍中等收入群体扩大的原因分析第54-59页
        (一) 全民性“扩中”主体共享理念匮乏第54-55页
        (二) 多渠道“扩中”路径实施不到位第55-56页
        (三) 多元化“扩中”主体共建机制缺失第56-57页
        (四) 保障性“稳中”“提中”机制不健全第57-59页
第三章 共享发展视域下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路径第59-74页
    一、扩大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原则遵循第59-62页
        (一) 坚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公平正义原则第59-60页
        (二) 坚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共建共治导向第60-61页
        (三) 坚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共享共富方向第61-62页
    二、扩大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现实路径第62-74页
        (一) 构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合理分配政策第62-65页
        (二) 开拓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多方治理渠道第65-68页
        (三) 健全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多元共建机制第68-70页
        (四) 完善稳定、提升中等收入群体的共享保障机制第70-74页
结束语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85页
致谢第85-86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思想研究
下一篇:欧盟东部伙伴合作计划:矛盾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