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 1.1.1 高压直流输电发展概况 | 第9-10页 |
| 1.1.2 溪浙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简介 | 第10-11页 |
| 1.2 直流偏磁产生的原因及机理 | 第11-13页 |
| 1.3 直流偏磁对变压器及电网的影响 | 第13-14页 |
| 1.4 直流偏磁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 1.5 论文所做工作 | 第17-19页 |
| 第2章 变压器直流偏磁实测数据及仿真分析 | 第19-31页 |
| 2.1 测试方案 | 第19-20页 |
| 2.2 数据分析 | 第20-27页 |
| 2.2.1 变压器振动分析 | 第20-25页 |
| 2.2.2 变压器噪声分析 | 第25-26页 |
| 2.2.3 铁芯及夹件接地电流分析 | 第26页 |
| 2.2.4 直流偏磁电流分析 | 第26-27页 |
| 2.3 仿真分析 | 第27-30页 |
| 2.3.1 工具介绍 | 第27页 |
| 2.3.2 土壤对地电位分布影响分析 | 第27-29页 |
| 2.3.3 直流偏磁电流计算分析 | 第29-30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3章 变压器直流偏磁抑制措施研究 | 第31-37页 |
| 3.1 变压器中性点直流电流的限制要求 | 第31页 |
| 3.2. 限制变压器中性点直流电流的措施 | 第31-34页 |
| 3.2.1 反向电源法 | 第32页 |
| 3.2.2 加装中性点隔直装置 | 第32-34页 |
| 3.2.3 分流等其它措施 | 第34页 |
| 3.3 限制变压器中性点直流电流装置的技术经济分析 | 第34-36页 |
| 3.3.1 反向直流电流限制方案 | 第34-35页 |
| 3.3.2 串联电容限制方案 | 第35页 |
| 3.3.3 串联电阻限制方案 | 第35-36页 |
| 3.4 溪浙直流输电工程受端电网直流偏磁抑制装置分析 | 第36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4章 电容隔直装置在浙西电网500kV变电站的应用 | 第37-49页 |
| 4.1 PAC-50K电容型隔直装置简介 | 第37-43页 |
| 4.1.1 装置原理 | 第37-38页 |
| 4.1.2 相关技术参数 | 第38页 |
| 4.1.3 运行与控制策略 | 第38-39页 |
| 4.1.4 信号输出与告警处理 | 第39-40页 |
| 4.1.5 定值整定 | 第40-41页 |
| 4.1.6 运行维护 | 第41-43页 |
| 4.2 500kV变电站加装隔直装置方案 | 第43-46页 |
| 4.2.1 500kV双龙变电站 | 第43页 |
| 4.2.2 500kV丹溪变电站 | 第43-44页 |
| 4.2.3 500kV芝堰变电站 | 第44页 |
| 4.2.4 500kV凤仪变电站 | 第44页 |
| 4.2.5 500kV吴宁变电站 | 第44-45页 |
| 4.2.6 500kV万象变电站 | 第45页 |
| 4.2.7 500kV信安变电站 | 第45-46页 |
| 4.3 500kV变电站加装隔直装置影响分析 | 第46-48页 |
| 4.3.1 对变电站短路电流水平的影响分析 | 第46-47页 |
| 4.3.2 对控制保护的影响分析 | 第47-48页 |
| 4.3.3 对中性点小电抗的影响分析 | 第48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9-50页 |
| 5.1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 | 第49页 |
| 5.2 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53-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作者简介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