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幽灵抗辩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1页 |
一、问题引入 | 第11-13页 |
(一)案例介绍 | 第11页 |
(二)引发的思考 | 第11-13页 |
二、幽灵抗辩的概念、性质及分类 | 第13-17页 |
(一)幽灵抗辩的概念 | 第13-14页 |
(二)幽灵抗辩的性质 | 第14页 |
(三)幽灵抗辩的分类 | 第14-17页 |
1.主观要件反驳型 | 第15页 |
2.客观要件障碍型 | 第15-17页 |
三、幽灵抗辩的证明责任分配 | 第17-24页 |
(一)英美法系国家幽灵抗辩的证明责任分配 | 第17-19页 |
1.证明责任分配 | 第17-18页 |
2.证明方法 | 第18-19页 |
(二)大陆法系国家幽灵抗辩的证明责任分配 | 第19-21页 |
1.证明责任分配 | 第19-20页 |
2.证明方法 | 第20-21页 |
(三)我国幽灵抗辩的证明责任分配 | 第21-24页 |
1.证明责任分配 | 第21-22页 |
2.我国证明责任分配存在的问题 | 第22-24页 |
四、幽灵抗辩排解机制构建 | 第24-34页 |
(一)确立事实推定制度 | 第24-28页 |
1.事实推定及其相关概念 | 第24-25页 |
2.事实推定在刑事诉讼中的价值 | 第25-26页 |
3.事实推定的局限性:或然性、主观性 | 第26-27页 |
4.事实推定运用规则及其限制 | 第27-28页 |
(二)确立被告人有限的证明制度 | 第28-34页 |
1.被告人有限证明制度的必要性 | 第28-29页 |
2.被告人承担证明责任的可行性 | 第29-30页 |
3.被告人有限证明的方式及标准 | 第30页 |
4.外国及地区证据法中被告人承担的证明责任的情形 | 第30-31页 |
5.被告人证明责任适用情形的本土化适应 | 第31-34页 |
结论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致谢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