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文物考古论文--遗址论文

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保护与利用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1-23页
    1.1 课题的提出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3页
        1.1.2 研究范围第13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3-14页
        1.2.1 研究目的第13-14页
        1.2.2 研究意义第14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4-15页
        1.3.1 研究内容第14页
        1.3.2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4 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概况第15-21页
        1.4.1 北川老县城震前环境概况第16-18页
        1.4.2 北川老县城震后概况第18-21页
    1.5 论文研究框架第21-23页
2 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经验借鉴第23-35页
    2.1 地震遗址保护与利用研究概述第23-28页
        2.1.1 国外地震遗址保护与利用研究第23-24页
        2.1.2 国内地震遗址保护与利用研究第24-28页
    2.2 国内外相关实例第28-32页
        2.2.1 日本北淡震灾纪念公园第29-30页
        2.2.2 台湾 9·21 地震博物馆第30-31页
        2.2.3 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第31-32页
    2.3 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已有的研究综述第32-34页
        2.3.1 北川地震遗址编制概况第32-33页
        2.3.2 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研究文献梳理第33-34页
    2.4 小结第34-35页
3 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现状评估第35-67页
    3.1 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价值评估研究第35-40页
        3.1.1 遗产价值评价理论依据第35-37页
        3.1.2 地震遗址价值评估体系第37页
        3.1.3 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总体价值评估第37-40页
    3.2 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本体现状评估第40-52页
        3.2.1 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本体构成第40页
        3.2.2 城市空间现状评估第40-42页
        3.2.3 建(构)筑物震害遗址评估第42-45页
        3.2.4 场地遗迹评估第45-47页
        3.2.5 地震地质遗迹评估第47-51页
        3.2.6 评估结论第51-52页
    3.3 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衍生体现状评估第52-57页
        3.3.1 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衍生体构成第52页
        3.3.2 历史环境评估第52-53页
        3.3.3 社会环境评估第53-56页
        3.3.4 遗址周边环境评估第56页
        3.3.5 评估结论第56-57页
    3.4 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综合利用潜力评估第57-61页
        3.4.1 利用现状评估第57-58页
        3.4.2 安全性评估第58-60页
        3.4.3 管理评估第60-61页
    3.5 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存在问题和基本对策第61-64页
        3.5.1 存在问题第61-63页
        3.5.2 基本对策第63-64页
    3.6 小结第64-67页
4 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保护研究第67-87页
    4.1 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的保护框架第67-68页
        4.1.1 保护原则第67页
        4.1.2 保护目标第67-68页
    4.2 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保护区划研究第68-72页
        4.2.1 保护区划的划定依据第68-69页
        4.2.2 保护区划范围研究第69-71页
        4.2.3 保护区划管理要求第71-72页
    4.3 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保护方法研究第72-79页
        4.3.1 遗址本体的保护方法第72-78页
        4.3.2 遗址衍生体的保护方法第78-79页
    4.4 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保护措施研究第79-83页
        4.4.1 保护程序第79-80页
        4.4.2 保护策略第80页
        4.4.3 建筑保护措施第80-82页
        4.4.4 其他保护措施第82-83页
    4.5 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保护管理研究第83-86页
        4.5.1 保护管理措施第83-84页
        4.5.2 灾害防护第84-86页
        4.5.3 定期检测第86页
        4.5.4 排危处理第86页
    4.6 小结第86-87页
5 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利用研究第87-101页
    5.1 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利用的基本原则及策略第87页
        5.1.1 基本原则第87页
        5.1.2 基本策略第87页
    5.2 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利用强度控制第87-89页
        5.2.1 控制目标第87-88页
        5.2.2 容量测算第88-89页
    5.3 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展示研究第89-95页
        5.3.1 展示定位第89-91页
        5.3.2 展示分区第91页
        5.3.3 展示方式第91-93页
        5.3.4 各分区展示方案第93-95页
    5.4 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利用管理研究第95-97页
        5.4.1 服务设施第95-96页
        5.4.2 管理对策第96-97页
    5.5 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保护与展示实施时序建议第97-101页
        5.5.1 近期保护与展示实施建议第97-98页
        5.5.2 中期保护与展示实施建议第98页
        5.5.3 远期保护与展示实施建议第98-101页
6 结语第101-103页
致谢第103-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09页
图录第109-111页
表录第111-113页
附录第113-135页
    附录一第113-119页
    附录二第119-129页
    附录三第129-135页
发表论文第135页
实践经历第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业观光旅游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袁家村观光旅游村规划为例
下一篇:城中村改造回迁住区建筑空间使用现状及其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