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1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8-10页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0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0-11页 |
2 有限元分析方法理论 | 第11-14页 |
2.1 有限元法的基本理论 | 第11页 |
2.2 有限元的分析过程 | 第11-1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3 车架的工况分析及有限元模型 | 第14-30页 |
3.1 车架的结构分析 | 第14-15页 |
3.2 摩托车车架极限工况 | 第15-16页 |
3.2.1 车架载荷分析 | 第15页 |
3.2.2 车架的极限工况 | 第15页 |
3.2.3 车架的失效形式 | 第15-16页 |
3.3 车架极限工况下的力学模型 | 第16-22页 |
3.3.1 最大水平载荷极限工况力学模型 | 第16-20页 |
3.3.2 最大垂直载荷极限工况力学模型 | 第20-21页 |
3.3.3 最大坐垫载荷极限工况力学模型 | 第21-22页 |
3.4 车架有限元分析模型 | 第22-26页 |
3.4.1 车架 CAD 几何模型建立 | 第22-23页 |
3.4.2 Altair Hyperwork 软件介绍 | 第23-24页 |
3.4.3 车架模型的预处理 | 第24-26页 |
3.5 摩托车车架的网格划分 | 第26-2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4 车架的静、动态分析 | 第30-46页 |
4.1 强度失效准则 | 第30-31页 |
4.2 材料、载荷及约束条件的确定 | 第31-32页 |
4.3 静强度分析结果 | 第32-37页 |
4.3.1 最大水平载荷极限工况分析 | 第32-33页 |
4.3.2 最大垂直载荷极限工况分析 | 第33-35页 |
4.3.3 最大坐垫载荷工况分析 | 第35-37页 |
4.4 车架刚度分析 | 第37-41页 |
4.4.1 车架刚度的定义、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 | 第37-39页 |
4.4.2 车架刚度分析结果 | 第39-41页 |
4.5 车架动力学分析 | 第41-45页 |
4.5.1 模态分析简介 | 第41页 |
4.5.2 模态分析结果 | 第41-43页 |
4.5.3 动态激励对车架性能的影响 | 第43-4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5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摩托车车架结构优化 | 第46-62页 |
5.1 结构优化的简介 | 第46-49页 |
5.1.1 结构优化的数学模型 | 第46-47页 |
5.1.2 OptiStruct 结构优化的方法 | 第47页 |
5.1.3 灵敏度分析方法 | 第47-48页 |
5.1.4 车架结构尺寸优化的一般过程 | 第48-49页 |
5.2 车架结构刚度和模态灵敏度分析 | 第49-52页 |
5.3 车架结构优化 | 第52-61页 |
5.3.1 优化变量的确定 | 第52-53页 |
5.3.2 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 第53页 |
5.3.3 车架结构优化结果 | 第53-60页 |
5.3.4 结构优化后车架的综合性能评价 | 第60-6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2-63页 |
6.1 结论 | 第62页 |
6.2 展望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附录 | 第66页 |
A. 在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