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9-25页 |
1.1 氯乙烯的用途及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氯乙烯的生产工艺概述 | 第9-11页 |
1.2.1 乙烯法 | 第10页 |
1.2.2 乙烷法 | 第10-11页 |
1.2.3 乙炔法 | 第11页 |
1.3 汞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4 无汞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 第12-23页 |
1.4.1 固相无汞催化剂 | 第12-22页 |
1.4.2 液相无汞催化剂 | 第22-23页 |
1.5 本课题工作内容的提出 | 第23-25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25-31页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5-26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25-26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6页 |
2.2 催化剂制备方法 | 第26-27页 |
2.2.1 Ru基催化剂的制备 | 第26-27页 |
2.2.2 Ru配合物-离子液体复合物催化剂的制备 | 第27页 |
2.3 载体及催化剂表征方法 | 第27-29页 |
2.3.1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BET) | 第27页 |
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27-28页 |
2.3.3 热重分析(TGA) | 第28页 |
2.3.4 X射线衍射仪(XRD) | 第28页 |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第28页 |
2.3.6 程序升温还原/脱附(TPR/TPD) | 第28-29页 |
2.4 乙炔氢氯化反应催化活性的评价 | 第29-31页 |
2.4.1 催化剂评价装置 | 第29-30页 |
2.4.2 催化剂评价指标 | 第30-31页 |
第3章 钌配合物催化剂(NH_4)_2RuCl_6/AC催化性能的研究 | 第31-43页 |
3.1 配合物(NH_4)_2RuCl_6的热重分析 | 第31-32页 |
3.2 配合物催化剂(NH_4)_2RuCl_6/AC的催化性能 | 第32-33页 |
3.3 Ru基催化剂的表征 | 第33-42页 |
3.3.1 BET分析 | 第33-34页 |
3.3.2 TG分析 | 第34-36页 |
3.3.3 TEM和XRD分析 | 第36-37页 |
3.3.4 TPR分析 | 第37-38页 |
3.3.5 XPS分析 | 第38-40页 |
3.3.6 TPD分析 | 第40-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吡啶离子液体对配合物催化剂(NH_4)_2RuCl_6/AC催化性能影响的研究 | 第43-61页 |
4.1 离子液体的筛选 | 第43-45页 |
4.2 Ru配合物-离子液体复合物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 第45-47页 |
4.3 Ru配合物-离子液体复合物催化剂的表征 | 第47-59页 |
4.3.1 BET分析 | 第47-49页 |
4.3.2 TG分析 | 第49-52页 |
4.3.3 TEM分析 | 第52-54页 |
4.3.4 XPS分析 | 第54-56页 |
4.3.5 TPD分析 | 第56-58页 |
4.3.6 催化剂稳定性测试 | 第58-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5.1 结论 | 第61-62页 |
5.2 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1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