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视角下的生物技术专利保护问题研究
|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一、绪论 | 第12-20页 |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 1.选题背景 | 第12页 |
| 2.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 (二)研究现状分析 | 第13-18页 |
| 1.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 2.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 (三)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 (四)创新点 | 第19-20页 |
| 二、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的基本理论及伦理基础 | 第20-33页 |
| (一)生物技术专利保护概述 | 第20-24页 |
| 1.生物技术的涵义 | 第20-21页 |
| 2.生物技术专利的涵义 | 第21-23页 |
| 3.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的重要性 | 第23-24页 |
| (二)生物技术专利保护与伦理的关系 | 第24-25页 |
| (三)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的伦理基础 | 第25-33页 |
| 1.代表性伦理学说 | 第25-28页 |
| 2.马克思主义科技伦理思想 | 第28-30页 |
| 3.中国化的科技伦理思想 | 第30-33页 |
| 三、我国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33-43页 |
| (一)我国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的发展 | 第33-34页 |
| (二)我国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的现状 | 第34-38页 |
| 1.我国生物技术专利产业化现状 | 第34-35页 |
| 2.我国的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的制度现状 | 第35-38页 |
| (三)我国生物技术专利保护存在的伦理问题 | 第38-43页 |
| 1.我国生物技术专利保护存在伦理缺位 | 第38页 |
| 2.我国生物技术专利保护伦理问题的具体表现 | 第38-43页 |
| 四、对国外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的分析 | 第43-53页 |
| (一)国际生物技术专利保护分析 | 第43-45页 |
| 1.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的客体 | 第43-44页 |
| 2.对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的伦理限制 | 第44页 |
| 3.生物技术专利保护中的惠益分享原则 | 第44-45页 |
| (二)欧盟生物技术专利保护分析 | 第45-47页 |
| 1.欧盟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的客体 | 第45-46页 |
| 2.欧盟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的伦理限制 | 第46-47页 |
| (三)美国生物技术专利保护分析 | 第47-49页 |
| 1.美国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的客体 | 第47-48页 |
| 2.美国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的伦理限制 | 第48-49页 |
| (四)日本生物技术专利保护分析 | 第49-50页 |
| 1.日本生物技术专利的保护客体 | 第49-50页 |
| 2.日本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的伦理限制 | 第50页 |
| (五)国外生物技术专利保护对我国的启示 | 第50-53页 |
| 五、伦理视角下我国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的完善建议 | 第53-64页 |
| (一)构建我国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的伦理理念 | 第53-56页 |
| 1.生物技术专利保护伦理理念构建的必要性 | 第53-55页 |
| 2.发展伦理: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的正当性 | 第55页 |
| 3.以人为本:生物技术专利权利限制的合理性 | 第55-56页 |
| (二)我国生物技术专利保护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 第56-59页 |
| 1.公平原则 | 第56-57页 |
| 2.尊重原则 | 第57页 |
| 3.利益平衡原则 | 第57-58页 |
| 4.不伤害原则 | 第58-59页 |
| 5.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 第59页 |
| (三)完善我国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的具体建议 | 第59-64页 |
| 1.完善我国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的法律体系 | 第60-62页 |
| 2.完善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的伦理审查机制 | 第62-64页 |
| 结语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个人简历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