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10-21页 |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2-13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3-19页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9-21页 |
第一章 移动短视频的兴起与发展及其特征 | 第21-31页 |
第一节 移动短视频的兴起背景 | 第21-24页 |
一、技术驱动:移动网络技术的优化和智能移动设备的升级 | 第21-22页 |
二、商业驱动:资本市场入局移动短视频应用和社交行业的繁荣 | 第22页 |
三、大众需求:自我表达与呈现和全民娱乐的消费 | 第22-24页 |
四、社会环境:快餐式信息消费的盛行 | 第24页 |
第二节 移动短视频的发展现状 | 第24-28页 |
一、社交领域率先发力,抢占先机 | 第24-25页 |
二、应用软件的推陈出新引发移动短视频的爆发式增长 | 第25页 |
三、内容不断整合分化,加速与新闻行业的深度融合 | 第25-28页 |
第三节 移动短视频的特征 | 第28-31页 |
一、使用门槛低、形式多样,突显个性化表达 | 第28-29页 |
二、内容轻量化、随意拼接,符合碎片化阅读 | 第29页 |
三、传播更便捷、即时分享,强化社交互动性 | 第29-31页 |
第二章 移动短视频对新闻生产的变革 | 第31-52页 |
第一节 新闻生产流程的变革 | 第31-33页 |
一、新闻采集流程:助UGC内容上浮与评估 | 第31-32页 |
二、新闻加工流程:打造全媒体新闻中心 | 第32-33页 |
第二节 新闻生产主体的变革 | 第33-36页 |
一、UGC与PGC的协同共生 | 第33-35页 |
二、专业新闻记者转型升级 | 第35-36页 |
第三节 新闻生产方式的变革 | 第36-39页 |
一、前期拍摄:突出移动化、多元化 | 第36-37页 |
二、后期制作:实现动态化与智能化 | 第37-39页 |
第四节 新闻生产内容的变革 | 第39-52页 |
一、内容分析研究过程 | 第39-45页 |
二、新闻内容短小精炼,聚焦社会热点 | 第45-47页 |
三、消息与通讯运用广泛,叙事结构简洁精炼 | 第47-49页 |
四、视听元素灵活多变,软新闻比重明显上升 | 第49-52页 |
第三章 移动短视频对新闻传播机制的变革 | 第52-60页 |
第一节 新闻发布机制的变革 | 第52-54页 |
一、高度中心化向去中心化变革的新闻发布机制 | 第52-53页 |
二、去中心化向再中心化变革的新闻发布机制 | 第53-54页 |
第二节 新闻分发机制的变革 | 第54-57页 |
一、建立多元化的传播渠道打造多平台联合分发机制 | 第54-56页 |
二、智能算法推荐推动个性化分发机制的形成 | 第56-57页 |
第三节 新闻互动机制的变革 | 第57-60页 |
一、点赞、评论、收藏等互动方式催生在线即时互动机制 | 第58-59页 |
二、与社交媒体的联动产生多向深度互动机制 | 第59-60页 |
第四章 变革带来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 第60-68页 |
第一节 变革带来的问题 | 第60-63页 |
一、恶意竞争加剧新闻信息过度冗余 | 第60-61页 |
二、虚假新闻与低俗新闻充斥网络 | 第61-62页 |
三、专业新闻机构影响力逐渐消解,用户粘度持续降低 | 第62-63页 |
第二节 优化策略 | 第63-68页 |
一、加速新闻生产向PUGC的专业化升级 | 第63-65页 |
二、完善内容审查机制,提高新闻把关能力 | 第65-66页 |
三、专业新闻机构应推进融媒体发展,增强用户粘性 | 第66-68页 |
结语 | 第68-69页 |
注释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