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植被盖度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1.2.1 植被盖度对土壤的影响 | 第12-13页 |
1.2.2 植被盖度对水循环的影响 | 第13-14页 |
1.2.3 植被盖度对生物的影响 | 第14页 |
1.3 植被盖度测量方法进展 | 第14-16页 |
1.3.1 样本统计测算 | 第14-15页 |
1.3.2 整体测算 | 第15-16页 |
1.3.3 小结 | 第16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5.1 退耕草地群落盖度、物种组成和地上生物量随月份的变化 | 第16-17页 |
1.5.2 退耕草地群落盖度与物种组成的关系 | 第17页 |
1.5.3 退耕草地群落盖度与地上生物量的关系 | 第17页 |
1.6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第18-24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18页 |
2.2 样地设置 | 第18-20页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20-24页 |
2.3.1 物种组成 | 第20页 |
2.3.2 地上生物量 | 第20页 |
2.3.3 植被盖度 | 第20-23页 |
2.3.3.1 分种盖度测定 | 第21页 |
2.3.3.2 分层盖度测定 | 第21页 |
2.3.3.3 盖度分析 | 第21-23页 |
2.3.4 数据分析 | 第23-24页 |
第三章 退耕草地群落盖度、物种组成和地上生物量月变化 | 第24-38页 |
3.1 引言 | 第24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24-36页 |
3.2.1 群落盖度、地上生物量和物种组成月变化 | 第24-25页 |
3.2.2 分种盖度、地上生物量和物种组成月变化 | 第25-33页 |
3.2.3 分层盖度和地上生物量月变化 | 第33-36页 |
3.3 讨论 | 第36-37页 |
3.4 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退耕草地群落盖度与物种组成的关系 | 第38-42页 |
4.1 引言 | 第38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38-39页 |
4.2.1 群落盖度与物种组成的关系 | 第38页 |
4.2.2 分层盖度与物种组成的关系 | 第38-39页 |
4.3 讨论 | 第39-41页 |
4.4 小结 | 第41-42页 |
第五章 退耕草地群落盖度与地上生物量的关系 | 第42-47页 |
5.1 引言 | 第42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42-44页 |
5.2.1 群落盖度与地上生物量的关系 | 第42-43页 |
5.2.2 分种盖度与分种地上生物量的关系 | 第43页 |
5.2.3 分层盖度与分层地上生物量的关系 | 第43-44页 |
5.3 讨论 | 第44-46页 |
5.4 小结 | 第46-4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7-48页 |
6.1 结论 | 第47页 |
6.2 展望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作者简介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