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新体小说论文

古典传统在城市想象中的延续与重构--关于葛亮小说的南京书写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8-13页
    1 选题缘起、目的及意义第8-10页
    2 研究现状第10-11页
    3 基本思路第11-13页
第1章 双城经验:文化越界的独特视野第13-27页
    1.1 从南京到香港:以异乡人身份回望“家城”第14-21页
        1.1.1 原生文化:书写的基石第15-17页
        1.1.2 西环的“慢”:回望的依据第17-19页
        1.1.3 多元视阈:模式的逸出第19-21页
    1.2 由香港看南京:以探寻者角度书写“家城”第21-27页
        1.2.1 古意与新意的互见第22-24页
        1.2.2 想象并非无本之木第24-27页
第2章 三种向度:建构性的内部坐标第27-47页
    2.1 时间向度:宿命意识与历史律动第27-32页
        2.1.1 圆形时间第28-30页
        2.1.2 线性时间第30-32页
    2.2 空间向度:新旧杂糅的异质风貌第32-39页
        2.2.1 空间:历史遗存与日常怀旧第32-37页
        2.2.2 空间:现代都市文化景观第37-39页
    2.3 精神向度:“矛盾内核”与双重欲望第39-47页
        2.3.1 传统气韵的接续第40-43页
        2.3.2 都市欲望的糅杂第43-47页
第3章 多重策略:中西交融的叙事方式第47-60页
    3.1 视角流动:多城经验的力量第47-51页
    3.2 写作风格:“写意”因子与细节的“实”第51-56页
    3.3 叙述状态:“矜持的距离”第56-60页
第4章 城与人文化同构第60-82页
    4.1 “她”的城第60-69页
        4.1.1 从秦淮歌妓到金陵女子第61-65页
        4.1.2 男性形象的“弱向审美”第65-69页
    4.2 游离与依附第69-74页
        4.2.1 寻梦他乡:边缘人的生存困境第69-72页
        4.2.2 “家城”或异乡:游走者的身份意识第72-74页
    4.3 从自我“寻根”到地域“寻根”第74-82页
        4.3.1 自我身份的确认第75-76页
        4.3.2 南京身份的定位第76-78页
        4.3.3 向内探寻与越界书写第78-82页
结语第82-85页
    1 主要结论第82-83页
    2 进一步研究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89页
致谢第89-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R公司基站天线产品设计的知识库系统研究
下一篇: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进度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