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1.2 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第13-16页 |
1.2.1 国内外混凝土渗漏监测方法——传统方法 | 第13-14页 |
1.2.2 国内外混凝土渗漏监测方法——新兴无损技术 | 第14-16页 |
1.3 基于压电材料的结构健康监测 | 第16-20页 |
1.3.1 基于压电材料的主动健康监测 | 第16-20页 |
1.3.2 基于压电材料的被动健康监测 | 第20页 |
1.4 研究目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0-21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压电陶瓷换能器及相关性能 | 第23-37页 |
2.1 智能材料与结构 | 第23-24页 |
2.1.1 智能材料 | 第23-24页 |
2.1.2 智能结构 | 第24页 |
2.2 压电陶瓷 | 第24-29页 |
2.2.1 压电材料介绍 | 第24-25页 |
2.2.2 压电效应 | 第25-26页 |
2.2.3 压电材料的主要性能参数 | 第26-27页 |
2.2.4 压电方程 | 第27-29页 |
2.3 压电陶瓷换能器的制作及其相关性能 | 第29-36页 |
2.3.1 压电陶瓷片与主体结构的结合方式 | 第29-30页 |
2.3.2 “智能骨料”的制作 | 第30-31页 |
2.3.3 压电陶瓷片的选取 | 第31-32页 |
2.3.4 “智能骨料”制作流程 | 第32-35页 |
2.3.5 压电传感器的标定 | 第35-3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基于压电波动法的混凝土结构的渗漏数值模拟 | 第37-51页 |
3.1 ABAQUS有限元分析法简介 | 第37页 |
3.2 有限元的模型建立 | 第37-38页 |
3.3 激励信号的选择 | 第38-39页 |
3.4 基于波动信号的渗漏识别方法 | 第39-41页 |
3.5 数值模拟及结果分析 | 第41-50页 |
3.5.1 孔洞宽度影响 | 第41-44页 |
3.5.2 孔洞深度影响 | 第44-46页 |
3.5.3 孔洞充液程度影响 | 第46-5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基于压电波动法的混凝土结构的渗漏试验研究 | 第51-61页 |
4.1 简介 | 第51-52页 |
4.2 试验装置与方法 | 第52-53页 |
4.3 孔洞宽度影响试验 | 第53-54页 |
4.4 孔洞深度影响试验 | 第54-55页 |
4.5 孔洞充液程度影响试验 | 第55-58页 |
4.6 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第58-60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5.1 结论 | 第61-62页 |
5.2 创新点摘要 | 第62页 |
5.3 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作者简介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