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中原网“心通桥”频道网络问政效果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9-19页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第9-13页
        1. 选题背景第9-11页
        2. 选题意义第11-13页
    (二)文献综述第13-17页
        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7页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第17-19页
        1. 研究方法第17页
        2. 创新之处第17-19页
一、“心通桥”网络问政平台的运行第19-31页
    (一)频道定位及运营第19-27页
        1. 中原网“心通桥”的搭建第19-20页
        2.“心通桥”网络问政的运行机制第20-27页
    (二)网络问政信息的传播路径分析第27-31页
        1. 问政信息的传输模式第27-28页
        2. 信息传输模式的效果分析第28页
        3. 民众议程设置功能的实现第28-31页
二、网络问政效果研究的方案设计第31-37页
    (一)研究目的及对象设定第31页
        1. 研究目的第31页
        2. 研究对象第31页
    (二)网络问政效果研究的指标构建第31-34页
        1. 网络问政帖的指标构建及可行性分析第31-33页
        2. 用户使用情况的调查问卷设计第33-34页
    (三)研究方案的施行第34-37页
        1. 等距随机抽样法收集网络问政帖第34-35页
        2. 整群随机抽样法发放用户调查问卷第35页
        3. 数据整理软件第35-37页
三、“心通桥”网络问政效果的相关调查第37-47页
    (一)用户使用情况的调查结果第37-42页
        1. 用户构成第37-38页
        2. 用户使用行为特征第38-39页
        3. 用户使用态度第39-42页
    (二)网络问政帖的调查结果第42-47页
        1. 日均发帖量第42页
        2. 问政主题第42-43页
        3. 回复质量第43页
        4. 诉求办结难易第43-44页
        5. 办结情况第44-45页
        6. 关注度及网友互动人次第45页
        7. 媒介使用第45-47页
四、对“心通桥”网络问政效果的评价及分析第47-55页
    (一)“心通桥”网络问政效果分析第47-48页
        1.“心通桥”的时代意义第47页
        2.“心通桥”网络问政的整体效果第47页
        3.“心通桥”受众的使用评价第47-48页
    (二)“心通桥”网络问政的致效因素分析第48-51页
        1. 管理部门欠缺服务意识第49页
        2.“知识沟”现象第49页
        3. 民众的隐私保护心理第49-51页
    (三)提升“心通桥”网络问政效果的方案第51-55页
        1. 推进政府网络问政改革第51-52页
        2. 多管齐下,提升频道用户粘度第52-55页
注释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59页
附录第59-65页
致谢第65-6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沿海地区海洋服务业与城市化时空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下一篇:微博个人加V认证--精英阶层社会话语权在网络上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