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术语及符号说明 | 第13-16页 |
第1章 绪言 | 第16-3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7-18页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8-24页 |
1.3 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第24-26页 |
1.3.1 研究的内容 | 第24-25页 |
1.3.2 研究的意义 | 第25-26页 |
1.4 研究的思路 | 第26-29页 |
1.4.1 研究的计划 | 第27页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7-29页 |
1.5 论文结构 | 第29-30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30-39页 |
2.1 文献的搜集途径 | 第30-31页 |
2.2 国外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 第31-35页 |
2.3 国内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 第35-37页 |
2.4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与反思 | 第37-38页 |
2.5 小结 | 第38-39页 |
第3章 研究方案设计 | 第39-47页 |
3.1 研究对象简介 | 第39-40页 |
3.2 研究的目的 | 第40-41页 |
3.3 研究的方法 | 第41-43页 |
3.3.1 文献法(archival) | 第41页 |
3.3.2 问卷调查法(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 第41-42页 |
3.3.3 访谈法(interview) | 第42页 |
3.3.4 案例研究法(case study) | 第42-43页 |
3.4 研究的工具 | 第43-44页 |
3.5 数据的收集与编码 | 第44-45页 |
3.5.1 数据的收集 | 第44-45页 |
3.5.2 数据的编码 | 第45页 |
3.6 研究的伦理 | 第45-46页 |
3.7 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理论基础 | 第47-57页 |
4.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47-50页 |
4.2 教学理论 | 第50-54页 |
4.2.1 视听教育理论 | 第50-53页 |
4.2.2 计算机辅助教学理论 | 第53页 |
4.2.3 程序教学理论 | 第53-54页 |
4.3 信息技术素养理论 | 第54-55页 |
4.4 计算机环境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原则 | 第55-56页 |
4.5 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调查研究 | 第57-80页 |
5.1 问卷的效度和信度 | 第57-58页 |
5.2 教师问卷调查 | 第58-71页 |
5.2.1 教师问卷调查对象 | 第58-59页 |
5.2.2 教师基本信息统计 | 第59-60页 |
5.2.3 教师问卷各维度分析 | 第60-71页 |
5.3 学生问卷调查 | 第71-79页 |
5.3.1 学生问卷调查对象 | 第71页 |
5.3.2 学生基本信息统计 | 第71-73页 |
5.3.3 学生问卷各维度分析 | 第73-79页 |
5.4 小结 | 第79-80页 |
第6章 案例与讨论 | 第80-97页 |
6.1 信息技术在数与代数教学中的应用 | 第80-85页 |
6.2 信息技术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应用 | 第85-90页 |
6.3 信息技术在概率与统计教学中的应用 | 第90-92页 |
6.4 信息技术在综合与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 第92-96页 |
6.5 小结 | 第96-97页 |
第7章 结论与反思 | 第97-104页 |
7.1 研究的结论 | 第97-101页 |
7.1.1 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特点 | 第97-98页 |
7.1.2 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模式 | 第98-99页 |
7.1.3 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应注意的问题 | 第99-100页 |
7.1.4 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使用的建议 | 第100-101页 |
7.2 研究的反思 | 第101-102页 |
7.3 研究的展望 | 第102-103页 |
7.4 结束语 | 第103-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07页 |
附录A 初中数学教师信息技术使用状况调查表 | 第107-110页 |
附录B 数学学习现状调查问卷 | 第110-113页 |
附录C“抛硬币实验”程序代码 | 第113-11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115-116页 |
致谢 | 第116-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