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 第7-8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15页 |
1.4.1 研究目标 | 第13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4.3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4 研究路线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实物期权理论的发展轨迹与应用框架 | 第15-25页 |
2.1 期权与实物期权 | 第15-19页 |
2.1.1 期权的概念与收益特性 | 第15-16页 |
2.1.2 实物期权的概念和方法体系 | 第16-18页 |
2.1.3 实物期权与金融期权的比较 | 第18-19页 |
2.2 实物期权的基础类型 | 第19-20页 |
2.2.1 推迟投资期权 | 第19页 |
2.2.2 改变运营规模期权 | 第19页 |
2.2.3 转换期权 | 第19页 |
2.2.4 放弃期权 | 第19-20页 |
2.2.5 成长期权 | 第20页 |
2.3 实物期权的数学基础 | 第20-22页 |
2.3.1 随机过程 | 第20-21页 |
2.3.2 布朗运动(维纳过程) | 第21-22页 |
2.3.3 伊藤(Ito)引理 | 第22页 |
2.4 实物期权的基础模型 | 第22-24页 |
2.5 实物期权方法的应用流程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房地产项目投资决策中实物期权方法的应用框架 | 第25-38页 |
3.1 房地产项目的开发流程 | 第25-28页 |
3.1.1 前期策划和土地获取阶段 | 第25-26页 |
3.1.2 项目定位与设计阶段 | 第26页 |
3.1.3 项目施工阶段 | 第26-27页 |
3.1.4 营销管理阶段 | 第27页 |
3.1.5 验收交付与物业管理阶段 | 第27-28页 |
3.2 房地产项目投资决策和实物期权方法的应用 | 第28-32页 |
3.2.1 房地产投资的特点 | 第28-30页 |
3.2.2 房地产投资的风险识别和实物期权特征 | 第30-31页 |
3.2.3 实物期权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 第31-32页 |
3.3 传统投资分析方法和实物期权方法的对比分析 | 第32-35页 |
3.3.1 传统投资分析方法简介 | 第32页 |
3.3.2 实物期权方法与DCF 方法的对比分析 | 第32-35页 |
3.3.3 房地产项目投资中引入实物期权方法的优越性 | 第35页 |
3.4 实物期权方法在房地产投资中的应用内容 | 第35-37页 |
3.5 实物期权方法在使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37-38页 |
第四章 房地产项目投资实物期权的定价模型 | 第38-47页 |
4.1 实物期权的定价方法 | 第38-43页 |
4.1.1 连续时间模型 | 第38-40页 |
4.1.2 离散时间模型 | 第40-43页 |
4.2 房地产投资中实物期权定价模型参数的确定 | 第43-45页 |
4.3 实物期权方法在房地产投资中的应用流程 | 第45-47页 |
第五章 实证研究 | 第47-58页 |
5.1 案例背景介绍 | 第47-48页 |
5.2 实物期权的识别 | 第48-49页 |
5.3 参数的计算 | 第49-50页 |
5.4 期权价值计算 | 第50-56页 |
5.4.1 B-S 模型的模拟 | 第50-51页 |
5.4.2 二叉树模型的计算 | 第51-54页 |
5.4.3 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54-56页 |
附表 | 第56-5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