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地区历史名人故里的保护与开发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绪论 | 第8-16页 |
|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8-9页 |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13页 |
| (四) 相关概念梳理 | 第13-16页 |
| 第一章 荆楚地区名人故里资源概述 | 第16-26页 |
| 一、荆楚名人盛况 | 第16-17页 |
| 二、闻名于世的名人故里 | 第17-20页 |
| (一) 宜昌 | 第17-18页 |
| (二) 襄阳 | 第18-19页 |
| (三) 黄冈 | 第19-20页 |
| 三、荆楚地区参与的名人故里"争夺战" | 第20-26页 |
| (一) 有关名人故里真实性的讨论 | 第20-21页 |
| (二) 名人故里之"争夺" | 第21-26页 |
| 第二章 荆楚地区名人故里典型案例分析 | 第26-52页 |
| 一、炎帝神农故里——随州 | 第26-31页 |
| (一) 资源优势整合 | 第27页 |
| (二) 保护与开发现状 | 第27-30页 |
| (三) 开发策略 | 第30-31页 |
| 二、屈原故里——秭归 | 第31-38页 |
| (一) 资源优势整合 | 第32-33页 |
| (二) 保护与开发现状 | 第33-35页 |
| (三) 开发策略 | 第35-38页 |
| 三、木兰故里——黄陂 | 第38-45页 |
| (一) 资源优势整合 | 第39-40页 |
| (二) 保护与开发现状 | 第40-42页 |
| (三) 开发策略 | 第42-45页 |
| 四、林氏三兄弟故里——黄冈 | 第45-52页 |
| (一) 资源优势整合 | 第45-46页 |
| (二) 保护与开发现状 | 第46-49页 |
| (三) 开发策略 | 第49-52页 |
| 第三章 荆楚地区名人故里的保护 | 第52-65页 |
| 一、名人故里资源的价值及意义 | 第52-54页 |
| (一) 名人故里的价值 | 第52-53页 |
| (二) 名人故里的意义 | 第53-54页 |
| 二、名人故里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第54-58页 |
| (一) 名人故里的现状 | 第54-55页 |
| (二) 名人故里存在的问题 | 第55-58页 |
| 三、名人故里的保护内容与方式 | 第58-65页 |
| (一) 名人故里的保护内容 | 第58-61页 |
| (二) 名人故里的保护方式 | 第61-65页 |
| 第四章 荆楚地区名人故里的开发 | 第65-83页 |
| 一、名人故里的保护与开发的原则 | 第65-66页 |
| 二、名人故里的开发模式 | 第66-71页 |
| (一) 主题公园模式 | 第67-68页 |
| (二) 故居模式 | 第68-69页 |
| (三) 节事模式 | 第69-70页 |
| (四) 全息模式 | 第70-71页 |
| 三、名人故里的开发策略 | 第71-83页 |
| (一) 旅游开发 | 第71-75页 |
| (二) 文化开发 | 第75-78页 |
| (三) 地格开发 | 第78-79页 |
| (四) 数字化开发 | 第79-83页 |
| 结语 | 第83-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89页 |
| 后记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