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货币论文--中国货币论文--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

论利率与通货膨胀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导论第13-18页
    一、 选题背景第13-14页
    二、 研究意义第14页
    三、 创新之处第14-15页
    四、 结构框架第15-16页
    五、 研究方法第16-18页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8-52页
    第—节 关于利息的本质与利率的决定第18-35页
        一、 利润率决定说第18-20页
        二、 节制、等待说第20-23页
        三、 时差、人性不耐说第23-29页
        四、 流动性偏好及货币供求说第29-35页
    第二节 通胀的本质与通胀的决定第35-45页
        一、 成本推动论第35-39页
        二、 经济结构决定论第39-42页
        三、 需求推动及货币数量决定论第42-45页
    第三节 利率与通货膨胀的变动关系第45-52页
        一、 利率调节通货膨胀论第45-47页
        二、 通货膨胀影响利率论第47-52页
第三章 利率的决定与形成机制第52-69页
    第一节 人性不耐对利率的决定性影响第52-58页
        一、 人性不耐的经济学含义第52-55页
        二、 社会总体不耐状况与利率的形成第55-58页
    第二节 对收入与不耐的重新诠释第58-63页
        一、 对收入与资本价值涵义的补充第58-60页
        二、 投资不耐与消费不耐第60-61页
        三、 影响投资不耐的因素第61-63页
    第三节 资产折现值吻合度与利率的变动第63-68页
        一、 增加或维持资产价值量的途径第63-64页
        二、 资产折现值与资产期望值第64-65页
        三、 由投资不耐决定的利率第65-66页
        四、 吻合度变化对两种不耐及利率的影响第66-68页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四章 通货膨胀的决定与形成机制第69-90页
    第一节 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的决定性作用第69-73页
        一、 决定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因素第69-71页
        二、 货币供求与通货膨胀第71-73页
    第二节 时滞效应理论的扩充与通胀原因的阐释第73-79页
        一、 货币政策时滞效应对分析通胀原因的作用第73-74页
        二、 货币需求的变化与货币流通速度第74-76页
        三、 货币供应增长速率变化与产量变化的“缓冲机制”第76-79页
    第三节 对货币供应量和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分析第79-87页
        一、 三十三年来历次通货膨胀的历史数据的初步分析第79-82页
        二、 对历次通胀的具体特征及治理经验的简要评述第82-83页
        三、 时间序列动态关系研究第83-87页
    本章小结第87-90页
第五章 利率变动与通货膨胀关系的研究第90-109页
    第一节 利率变动与通货膨胀的控制第90-96页
        一、 决定利率与决定通货膨胀原因的本质区别第90-91页
        二、 由市场调节的实际利率变动与货币供应变动无必然联系的分析第91-93页
        三、 从不耐角度对通胀时期实际利率变动的解释第93-96页
    第二节 人为提高利率不利于控制货币供应的原因第96-102页
        一、 对资金循环的影响第96-97页
        二、 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第97-98页
        三、 对基础货币供应的影响第98-101页
        四、 对货币乘数的影响第101-102页
    第三节 利率变动不能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实证分析第102-107页
        一、 央行存贷基准利率变动与货币供应量增长速率关系第102-104页
        二、 同业拆借利率变动与货币供应量增长速率关系第104-107页
    本章小结第107-109页
第六章 提高利率影响生产加剧通胀的可能性第109-123页
    第一节 对资本化迂回生产过程理论的修正和补充第109-114页
        一、 资本化生产过程与产品交易第109-111页
        二、 生产品和劳动力在不同生产阶段的配置第111-113页
        三、 对生产过程结构变化原因的解释第113-114页
    第二节 两种不耐与生产过程的变化关系第114-118页
        一、 两种不耐与生产过程变动之间的基本关系第114-116页
        二、 社会整体吻合度提高时生产过程的变化第116-117页
        三、 社会整体吻合度降低时生产过程的变化第117-118页
    第三节 人为提高利率影响生产过程加剧通胀的原理第118-122页
        一、 社会整体吻合度提高时脱离不耐提高利率对生产过程的影响第118-120页
        二、 社会整体吻合度降低时脱离不耐提高利率对生产过程的影响第120-121页
        三、 生产过程受到的负面冲击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第121-122页
    本章小结第122-123页
第七章 各国(地区)实践经验例证第123-133页
    第—节 欧美国家的实践第123-126页
        一、 美国的实践第123-124页
        二、 英国的实践第124-126页
    第二节 新兴经济体的实践第126-129页
        一、 巴西的实践第126-127页
        二、 俄罗斯的实践第127-129页
    第三节 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实践第129-131页
        一、 日本的实践第129-130页
        二、 中国台湾的实践第130-131页
    本章小结第131-133页
附录第133-143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43-151页
后记第151页

论文共1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生物高效生产γ-聚谷氨酸和β-聚苹果酸的研究
下一篇:海洛因戒除者的执行功能:药物相关线索与负性情绪线索启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