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页 |
| 二、研究综述 | 第8-10页 |
| 三、全球史的方法与本文的思路 | 第10-11页 |
| 四、关于“族群”概念的说明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华夏和古希腊族群与周边族群的互动 | 第13-23页 |
| 一、华夏族群与周边族群的互动 | 第14-18页 |
| 1、“猾夏”与“攘夷”阶段 | 第14-16页 |
| 2、争霸与融合阶段 | 第16-18页 |
| 二、希腊族群与周边族群的互动 | 第18-21页 |
| 1、波斯战争阶段 | 第18-19页 |
| 2、雅典扩张阶段 | 第19-21页 |
| 三、族群互动与历史记忆 | 第21-23页 |
| 第三章 互动与族群认同的文化转向——文明优越性的建构 | 第23-41页 |
| 一、古代族类认同之普遍性 | 第23-31页 |
| 1、族群认同的两个标准 | 第23-25页 |
| 2、华夏地区的族类认同 | 第25-28页 |
| 3、东地中海地区的族类认同 | 第28-31页 |
| 二、中希族群文明优越性的建构 | 第31-41页 |
| 1、华夏族群文明优越性的建构 | 第31-35页 |
| 2、希腊族群文明优越性的建构 | 第35-41页 |
| 第四章 互动与族群认同的文化转向——蛮族的建构 | 第41-45页 |
| 一、华夏族对周边部族的蛮化建构 | 第41-43页 |
| 二、希腊族的东方主义 | 第43-45页 |
| 第五章 中希族群认同的差异性 | 第45-58页 |
| 一 族类标准的废与存 | 第45-50页 |
| 1、华夏认同中族类标准之废而不用 | 第45-48页 |
| 2、希腊认同中族类标准之存而不灭 | 第48-50页 |
| 二 天下一体与二 元对立 | 第50-58页 |
| 1、华夏之天下一体 | 第50-55页 |
| 2、希腊之二元对立 | 第55-58页 |
| 第六章 余论 | 第58-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