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目录 | 第7-9页 |
插图索引 | 第9-10页 |
附表索引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1.2.1 国家财政投入与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的文献回顾 | 第12-15页 |
1.2.2 国家财政投入的会计与税收政策的文献回顾 | 第15-16页 |
1.2.3 国家财政投入绩效评价的文献回顾 | 第16-17页 |
1.3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框架结构 | 第17-18页 |
1.4 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 第18-20页 |
第2章 提高产品科技含量需要加强国家财政投入及会计管理的理论分析 | 第20-35页 |
2.1 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的涵义与经济后果 | 第20-22页 |
2.1.1 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的涵义 | 第20-21页 |
2.1.2 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的经济后果 | 第21-22页 |
2.2 产品科技含量提高、R&D 与国家财政投入的内在联系 | 第22-27页 |
2.2.1 产品科技含量、R&D、企业竞争力与国家竞争力的相关性 | 第22-25页 |
2.2.2 R&D 的风险性及对国家财政投入的需求 | 第25-26页 |
2.2.3 产品科技含量提高的无限性对国家财政投入的需求 | 第26-27页 |
2.3 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的国家财政投入方式及效应的会计分析 | 第27-30页 |
2.3.1 国家科技拨款对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的风险承担效应 | 第27-28页 |
2.3.2 税收优惠政策对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的激励效应 | 第28-29页 |
2.3.3 国家信贷支持对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的财务杠杆效应 | 第29-30页 |
2.4 加强会计管理与缓解产品科技含量提高对国家财政投入的需求矛盾 | 第30-35页 |
2.4.1 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与 R&D 的无限性及国家财政投入的有限性 | 第30-31页 |
2.4.2 提高效益是弥补国家财政科技投入不足的根本 | 第31-32页 |
2.4.3 加强会计管理是提高国家财政科技投入绩效的主要抓手 | 第32-35页 |
第3章 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的国家财政投入的会计管理的现实问题 | 第35-46页 |
3.1 相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 第35-39页 |
3.1.1 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 | 第35-37页 |
3.1.2 相关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 第37-38页 |
3.1.3 相关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 第38-39页 |
3.2 国家财政科技投入过程中的会计监管不力问题 | 第39-41页 |
3.2.1 科技拨款相关会计制度不完善 | 第39页 |
3.2.2 税收政策执行上管理不规范 | 第39-40页 |
3.2.3 绩效管理方式偏合规性和事后审查管理 | 第40-41页 |
3.3 相关绩效评价不科学与不完善问题 | 第41-46页 |
3.3.1 相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够科学 | 第41-43页 |
3.3.2 绩效评价依据的数据的可靠性差 | 第43-44页 |
3.3.3 绩效评价缺乏约束力 | 第44-46页 |
第4章 改进会计管理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的国家财政投入绩效的对策建议 | 第46-57页 |
4.1 增强国家财政科技投入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 第46-48页 |
4.1.1 加强国家科技拨款的会计信息披露管理 | 第46-47页 |
4.1.2 完善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的企业税收优惠相关制度 | 第47页 |
4.1.3 建立适合国家信贷支持的科学立项机制 | 第47-48页 |
4.2 改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的国家财政投入的会计监管 | 第48-51页 |
4.2.1 相关会计制度的改进 | 第48-49页 |
4.2.2 完善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制度 | 第49-50页 |
4.2.3 建立事前监督和事后监督相结合的科研经费监管体制 | 第50-51页 |
4.3 改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的国家财政投入的绩效评价 | 第51-57页 |
4.3.1 完善国家财政支持产品科技含量提高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第52-54页 |
4.3.2 打造国家财政支持产品科技含量提高的信息技术平台 | 第54页 |
4.3.3 优化绩效评价体系的运作流程 | 第54-57页 |
结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