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0-14页 |
(1)美国 | 第10-11页 |
(2)日本 | 第11-12页 |
(3)其他国家和地区 | 第12-14页 |
1.3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4 存在问题 | 第16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6 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再生碎砖块集料性质及混合料配合比确定 | 第19-33页 |
2.1 引言 | 第19-20页 |
2.2 再生碎砖块的基本物理性能 | 第20-28页 |
2.2.1 筛分试验 | 第21-23页 |
2.2.2 吸水率试验 | 第23-25页 |
2.2.3 针片状含量试验 | 第25-26页 |
2.2.4 压碎值试验 | 第26-28页 |
2.3 原材料性质及混合料配比 | 第28-32页 |
2.3.1 原材料性质 | 第28-29页 |
2.3.2 混合料组成规定 | 第29-32页 |
2.4 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水泥稳定再生碎砖块集料击实特性 | 第33-41页 |
3.1 原材料试验 | 第33页 |
3.1.1 原材料 | 第33页 |
3.1.2 试验方法 | 第33页 |
3.2 击实试验 | 第33-40页 |
3.2.1 拟合曲线 | 第35-38页 |
3.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38-40页 |
3.3 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水泥稳定再生碎砖块集料力学性能研究 | 第41-55页 |
4.1 原材料以及试验方法 | 第41-42页 |
4.1.1 原材料 | 第41页 |
4.1.2 试验方法 | 第41-42页 |
4.2 不同因素对水泥稳定碎砖块集料 7 天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 | 第42-46页 |
4.2.1 不同水泥剂量,不同碎砖块集料掺量的影响 | 第42-45页 |
4.2.2 集料级配的影响 | 第45-46页 |
4.2.3 不同压实度的影响 | 第46页 |
4.3 长龄期力学性能研究 | 第46-53页 |
4.3.1 无侧限抗压强度 | 第46-49页 |
4.3.2 间接抗拉强度 | 第49-51页 |
4.3.3 抗压回弹模量 | 第51-53页 |
4.4 小结 | 第53-55页 |
第五章 水泥稳定再生碎砖块集料抗冻性研究 | 第55-63页 |
5.1 冻融试验 | 第55-56页 |
5.1.1 冻融损伤机理 | 第55-56页 |
5.1.2 试验思路 | 第56页 |
5.2 水泥剂量对抗冻性的影响 | 第56-59页 |
5.2.1 试验结果处理 | 第56-58页 |
5.2.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58-59页 |
5.3 碎砖集料掺量对抗冻性的影响 | 第59-62页 |
5.3.1 设计思路 | 第59-62页 |
5.3.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62页 |
5.4 小结 | 第62-63页 |
第六章 水泥稳定碎砖块集料的疲劳特性 | 第63-78页 |
6.1 疲劳分析的基本理论 | 第63-65页 |
6.2 抗弯拉强度试验 | 第65-69页 |
6.3 疲劳试验 | 第69-70页 |
6.3.1 疲劳试验方案 | 第69页 |
6.3.2 疲劳试验方法的确定 | 第69页 |
6.3.3 试件的制作和养生 | 第69-70页 |
6.3.4 荷载控制模式 | 第70页 |
6.3.5 应力水平选择 | 第70页 |
6.4 疲劳试验结果分析 | 第70-77页 |
6.4.1 不同水泥剂量水泥稳定碎砖块集料疲劳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 第70-74页 |
6.4.2 不同碎砖块集料掺量下水泥稳定再生集料疲劳试验结果分析 | 第74-77页 |
6.5 小结 | 第77-78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8-80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78-79页 |
7.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