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1.2 供排水市场化改革研究现状与进展 | 第9-1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与进展 | 第10-11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二章 供排水行业市场化改革的理论 | 第14-25页 |
2.1 城市供排水产业的性质 | 第14-16页 |
2.1.1 城市供排水产业的界定 | 第14页 |
2.1.2 城市供排水服务与产品的特性 | 第14-15页 |
2.1.3 城市供排水产业的技术经济特征 | 第15-16页 |
2.2 供排水行业市场化改革的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2.2.1 自然垄断理论 | 第16-18页 |
2.2.2 混合物品理论 | 第18-19页 |
2.2.3 政府管制理论 | 第19-20页 |
2.3 其他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理论和进展 | 第20-24页 |
2.3.1 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理论 | 第20-22页 |
2.3.2 国外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原因与效果 | 第22-23页 |
2.3.3 国内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进展 | 第23-24页 |
2.4 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我国城市供排水行业市场化的历程和问题分析 | 第25-57页 |
3.1 供排水行业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与历程 | 第25-26页 |
3.1.1 改革的背景 | 第25-26页 |
3.1.2 改革的历程 | 第26页 |
3.2 供排水行业市场化改革的具体做法 | 第26-36页 |
3.2.1 供排水行业管理的改革 | 第26-27页 |
3.2.2 产权改革 | 第27-29页 |
3.2.3 投融资模式改革 | 第29-32页 |
3.2.4 经营模式改革 | 第32-34页 |
3.2.5 水价改革 | 第34-36页 |
3.3 供排水行业市场化改革中取得的成效 | 第36-44页 |
3.3.1 供排水行业总量水平提高 | 第36-40页 |
3.3.2 供排水设施投资额增加 | 第40-44页 |
3.4 供排水行业市场化改革中存在的不足 | 第44-56页 |
3.4.1 对供排水行业市场化的认识误区 | 第44-45页 |
3.4.2 产权方面不明晰,有待多元化 | 第45页 |
3.4.3 政府管理体制不完善 | 第45-46页 |
3.4.4 缺乏完善的竞争机制 | 第46-48页 |
3.4.5 质量监管效果不佳 | 第48-50页 |
3.4.6 供水行业收益低 | 第50-52页 |
3.4.7 水价矛盾 | 第52-54页 |
3.4.8 管网漏损问题 | 第54-56页 |
3.5 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发达国家供排水行业改革的主要做法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57-78页 |
4.1 发达国家主要的供排水行业运营模式 | 第58-62页 |
4.1.1 英国私有化运营模式 | 第58页 |
4.1.2 美国以市场导向的运营模式 | 第58-60页 |
4.1.3 法国的委托经营模式 | 第60-61页 |
4.1.4 德国政府主导的运营模式 | 第61-62页 |
4.2 发达国家供排水行业法律框架 | 第62-64页 |
4.2.1 英国的法律框架 | 第62-63页 |
4.2.2 美国的法律框架 | 第63页 |
4.2.3 法国的法律框架 | 第63-64页 |
4.2.4 德国的法律框架 | 第64页 |
4.3 发达国家对供排水行业监管体系 | 第64-66页 |
4.3.1 英国的供排水行业监管体系 | 第65页 |
4.3.2 德国的供排水行业监管体系 | 第65-66页 |
4.4 发达国家政府对供排水行业的经济监管 | 第66-67页 |
4.4.1 英国对供排水行业的经济监管方式 | 第66页 |
4.4.2 美国对供排水行业的经济监管方式 | 第66页 |
4.4.3 德国对供排水行业的经济监管方式 | 第66-67页 |
4.5 发达国家供排水行业投融资方式 | 第67-68页 |
4.5.1 英国供排水行业融资方式 | 第67页 |
4.5.2 美国供排水行业融资方式 | 第67-68页 |
4.5.3 法国供排水行业融资方式 | 第68页 |
4.6 发达国家对水价管理措施 | 第68-70页 |
4.6.1 英国水价管理措施 | 第68-69页 |
4.6.2 美国水价管理措施 | 第69页 |
4.6.3 法国水价管理措施 | 第69-70页 |
4.6.4 德国水价管理措施 | 第70页 |
4.7 发达国家对供排水行业质量监管 | 第70-73页 |
4.7.1 英国对供排水行业水质量监管措施 | 第70-71页 |
4.7.2 美国对供排行水业水质量监管措施 | 第71-72页 |
4.7.3 法国对供排行水业水质量监管措施 | 第72-73页 |
4.7.4 德国对供排行水业水质量监管措施 | 第73页 |
4.8 国外供排水行业改革对我国的借鉴和启示 | 第73-78页 |
4.8.1 行业管理体制方面 | 第73-74页 |
4.8.2 监管机构设置方面 | 第74-76页 |
4.8.3 行业立法方面 | 第76-77页 |
4.8.4 投融资和产权方面 | 第77-78页 |
4.9 小结 | 第78页 |
第五章 关于完善我国城市供排水行业市场化改革的建议 | 第78-89页 |
5.1 建立一体化的监管体制 | 第79-81页 |
5.1.1 一体化的管理机构 | 第79-80页 |
5.1.2 健全的法律法规 | 第80-81页 |
5.2 正确引导多元化的投资 | 第81-83页 |
5.2.1 政府应在投资中做好引导 | 第81-82页 |
5.2.2 利用现代金融工具,探索多渠道融资方式 | 第82页 |
5.2.3 促进民间资本向水务行业的流入 | 第82-83页 |
5.3 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和水价形成机制 | 第83-85页 |
5.3.1 规范水务市场的准入和退出门檻 | 第83-84页 |
5.3.2 确立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 | 第84-85页 |
5.4 促进市场化的企业内部管理完善 | 第85-87页 |
5.4.1 建立现代企业运营制度 | 第85-87页 |
5.4.2 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 | 第87页 |
5.5 提高城市供排水行业的社会服务水平 | 第87-89页 |
5.5.1 改善水环境质量 | 第87-88页 |
5.5.2 提高水质监测能力 | 第88页 |
5.5.3 保证安全优质供水 | 第88页 |
5.5.4 建立城市水资源战略储备体系与应急机制 | 第88-89页 |
5.6 小结 | 第89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89-90页 |
6.1 本文结论 | 第89-90页 |
6.2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 第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5页 |
附录 | 第95-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