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会计论文--审计论文--各类审计论文--国家审计论文

基于国家治理视角的国家审计发展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1页
    1.1 研究意义及目的第8页
    1.2 研究方法和思路第8-9页
    1.3 本文创新之处与不足第9-11页
第二章 国家审计和国家治理相关研究综述第11-23页
    2.1 国家审计和国家治理理论基础第11-13页
        2.1.1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第11页
        2.1.2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第11-12页
        2.1.3 审计风险理论第12页
        2.1.4 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理论第12页
        2.1.5 委托代理及权利制衡理论第12-13页
    2.2 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功能相关综述第13-18页
        2.2.1 学者研究综述第13-15页
        2.2.2 评述第15-18页
    2.3 国家审计现状综述第18-20页
        2.3.1 学者研究综述第18-20页
        2.3.2 评述第20页
    2.4 国家审计实施对策综述第20-23页
        2.4.1 学者研究综述第20-22页
        2.4.2 评述第22-23页
第三章 国家审计发展演变及现状分析第23-29页
    3.1 我国国家审计发展演变第23-26页
        3.1.1 古代国家审计第23-24页
        3.1.2 近现代以及社会主义社会国家审计第24页
        3.1.3 国家治理视角下的国家审计新发展第24-26页
    3.2 国家治理下的国家审计现状及问题分析第26-29页
第四章 基于国家治理的国家审计发展对策第29-50页
    4.1 国家审计内部管理系统构建与发展第29-34页
        4.1.1 国家审计内部控制建立与规范第29-30页
        4.1.2 国家审计全面质量管理第30-32页
            4.1.2.1 审计目标与计划管理第30页
            4.1.2.2 审计时间管理第30-31页
            4.1.2.3 审计现场业务管理第31页
            4.1.2.4 审计成果管理第31-32页
        4.1.3 结合式审计管理模式的运用第32-33页
            4.1.3.1 合作审计第32-33页
            4.1.3.2 整合审计资源第33页
        4.1.4 拓展视野看世界第33-34页
    4.2 国家治理下的国家审计外部制度建设与发展第34-44页
        4.2.1 国家审计立法新发展第34-35页
            4.2.1.1 审计法实施条例第34-35页
            4.2.1.2 新审计准则第35页
        4.2.2 贯穿全程的国家审计审理制度第35-36页
            4.2.2.1 全程审理制的构建第35-36页
            4.2.2.2 审计审理运作机制第36页
        4.2.3 追根溯源的国家审计责任追究制度第36-38页
            4.2.3.1 责任追究的现实需求第36-37页
            4.2.3.2 责任追究制度发展途径第37-38页
        4.2.4 公正透明的国家审计公开制度第38-40页
            4.2.4.1 审计公开的必然性第38页
            4.2.4.2 审计公开制度的实施路径第38-40页
        4.2.5 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中国特色国家审计发展新举措第40-44页
            4.2.5.1 从《规定》看经济责任审计在我国的发展第40页
            4.2.5.2 经济责任的界定与评价第40-42页
            4.2.5.3 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与党风廉政治理第42-43页
            4.2.5.4 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发展新思路第43-44页
    4.3 国家治理下的国家审计文化体系的发展第44-50页
        4.3.1 国家审计组织文化塑造第44-45页
        4.3.2 国家审计人员职业化体系发展第45-50页
            4.3.2.1 国家审计人员职业管理第45-47页
            4.3.2.2 国家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建设第47-50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0-52页
    5.1 文章结论第50页
    5.2 展望第50-52页
致谢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厌氧活性污泥及厌氧污泥胞外聚合物(EPS)除铀试验研究
下一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时空分配研究--以肃宁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