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可用带宽测量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带宽测量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11-12页 |
第二章 带宽测量概述 | 第12-24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2-13页 |
2.2 带宽测量技术 | 第13-16页 |
2.2.1 主动测量技术 | 第14页 |
2.2.2 被动测量技术 | 第14-15页 |
2.2.3 影响可用带宽测量的因素 | 第15-16页 |
2.3 可用带宽测量模型 | 第16-18页 |
2.3.1 包速率模型 | 第16-17页 |
2.3.2 包间隔模型 | 第17-18页 |
2.4 可用带宽测量工具 | 第18-23页 |
2.4.1 Pathload | 第18-21页 |
2.4.2 Spruce | 第21-23页 |
2.5 带宽测量的相关评价指标 | 第2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隐马尔可夫模型的基本理论及算法 | 第24-32页 |
3.1 HMM 的基本思想 | 第24-27页 |
3.1.1 马尔可夫链 | 第24-25页 |
3.1.2 HMM 基本概念 | 第25页 |
3.1.3 HMM 的定义 | 第25-27页 |
3.2 HMM 的基本问题 | 第27页 |
3.3 HMM 的基本算法 | 第27-31页 |
3.3.1 前向后向算法 | 第27-29页 |
3.3.2 Viterbi 算法 | 第29-30页 |
3.3.3 Baum-Welch 算法 | 第30-3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基于 HMM 的可用带宽模型 | 第32-38页 |
4.1 基于 HMM 的可用带宽模型介绍 | 第32-33页 |
4.2 可用带宽的 HMM 建模 | 第33-37页 |
4.2.1 模型的组成部分 | 第34-36页 |
4.2.2 探测样本方法 | 第36页 |
4.2.3 参数估计 | 第36-37页 |
4.2.4 状态序列估计 | 第3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五章 基于 HMM 的可用带宽测量算法 | 第38-43页 |
5.1 Wspruce 算法介绍 | 第38-39页 |
5.1.1 算法概述 | 第38页 |
5.1.2 发送端 | 第38页 |
5.1.3 接收端 | 第38-39页 |
5.2 测试环境 | 第39-40页 |
5.3 性能指标 | 第40页 |
5.4 实验分析 | 第40-42页 |
5.5 Wspruce 算法的不足 | 第42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3-44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43页 |
6.2 展望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8-49页 |
详细摘要 | 第49-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