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3页 |
1.1 纳米材料概况 | 第12-16页 |
1.2 拉曼散射 | 第16-25页 |
1.2.1 拉曼散射的优点及不足 | 第17-19页 |
1.2.2 SERS的应用 | 第19-25页 |
1.2.2.1 SERS 在无机气体分子检测领域应用 | 第19页 |
1.2.2.2 SERS 在金属离子检测应用 | 第19-21页 |
1.2.2.3 SERS在 DNA检测中的应用 | 第21-22页 |
1.2.3.4 SERS 在免疫分析中应用 | 第22-23页 |
1.2.3.5 , SERS 在活细胞中的应用 | 第23-24页 |
1.2.3.6 SERS在组织中的应用 | 第24-25页 |
1.3 本论文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5-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3页 |
第二章 空心银微球的制备、表征及其在 SERS 检测研究 | 第33-54页 |
2.1 前言 | 第33-34页 |
2.2 实验药品与方法 | 第34-37页 |
2.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34-35页 |
2.2.2 细菌的培养 | 第35页 |
2.2.3 以嗜热链球菌为模板制备银微球 | 第35-36页 |
2.2.4 以大肠杆菌为模板制备银微球 | 第36页 |
2.2.5 银微球煅烧处理 | 第36页 |
2.2.6 银微球热重分析 | 第36页 |
2.2.7 银微球双氧水处理 | 第36页 |
2.2.8 拉曼样品的制备 | 第36-37页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7-49页 |
2.4 本章小节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第三章 :银微球/金纳米粒子 3D 自组装在 SERS 中应用研究 | 第54-74页 |
3.1 前言 | 第54-56页 |
3.2 实验药品与方法 | 第56-58页 |
3.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56页 |
3.2.2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 | 第56-57页 |
3.2.3 实心银微球的制备 | 第57页 |
3.2.4 银微球超薄切片 | 第57页 |
3.2.5 金纳米粒子-银微球自组装材料制备 | 第57页 |
3.2.6 拉曼样品的制备 | 第57-58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8-69页 |
3.4 本章小节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第四章 金银核壳纳米棒可控合成及在汞离子检测中应用 | 第74-106页 |
4.1 前言 | 第74-76页 |
4.2 实验药品与方法 | 第76-80页 |
4.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76-77页 |
4.2.2 金纳米棒的制备 | 第77页 |
4.2.3 金银核壳纳米棒的制备 | 第77-78页 |
4.2.4 金银核壳纳米粒子和银银核壳纳米粒子的制备 | 第78页 |
4.2.5 各种拉曼染料修饰的纳米粒子探针的制备 | 第78页 |
4.2.6 采用金银核壳纳米棒检测汞离子的实验方法 | 第78-79页 |
4.2.7 在河水和鱼样品中分析检测汞离子含量 | 第79-80页 |
4.2.8 SERS 增强因子计算 | 第80页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80-97页 |
4.4 本章小节 | 第97-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6页 |
第五章 金银核壳纳米棒 SERS 探针用于肿瘤细胞靶向拉曼检测 | 第106-123页 |
5.1 前言 | 第106-107页 |
5.2 试验部分 | 第107-110页 |
5.2.1 金银核壳纳米棒(Au@AgNRs)的制备 | 第108页 |
5.2.2 牛血清白蛋白(BSA)包裹的 Au@AgNRs SERS 探针制备 | 第108-109页 |
5.2.3 抗体偶联 Au@AgNRs@BSA 的 SERS 探针制备 | 第109页 |
5.2.4 不同修饰下探针的动态光散射和 Zeta 电位表征 | 第109页 |
5.2.5 Au@AgNRs@BSA@Anti-EGFR 探针的 SERS 性能考察 | 第109页 |
5.2.6 Au@AgNRs@BSA-SERS 探针的生物安全性考察 | 第109-110页 |
5.2.7 Au@AgNRs@BSA@Anti-EGFR SERS 探针对肿瘤细胞靶向拉曼研究 | 第110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110-11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18-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3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123-127页 |
6.1 本论文工作总结 | 第123-125页 |
6.2 本论文工作的创新点 | 第125页 |
6.3 展望 | 第125-127页 |
攻读博士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27-129页 |
致谢 | 第129-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