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导论 | 第15-28页 |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提出 | 第15-21页 |
1.1.1 现实问题之一 | 第15-17页 |
1.1.2 现实问题之二 | 第17-20页 |
1.1.3 研究对象的确立 | 第20-21页 |
1.2 对本文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21-22页 |
1.2.1 企业两型化发展 | 第21-22页 |
1.2.2 两型企业 | 第22页 |
1.2.3 两型文化 | 第22页 |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2-28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22-23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1.3.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5-27页 |
1.3.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7-28页 |
2 文献综述 | 第28-62页 |
2.1 企业两型化发展的研究视角 | 第28-36页 |
2.1.1 经济效率理论 | 第28页 |
2.1.2 工业生态理论 | 第28-29页 |
2.1.3 外部性理论 | 第29-33页 |
2.1.4 社会责任理论 | 第33-34页 |
2.1.5 物质平衡理论 | 第34-36页 |
2.2 “两型社会”发展相关研究 | 第36-38页 |
2.2.1 关于“两型社会”概念的演化 | 第36-37页 |
2.2.2 “两型社会”提出及相关研究 | 第37-38页 |
2.3 企业两型化发展定义及评价研究 | 第38-49页 |
2.3.1 企业生态创新的定义、特征、测量及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第38-42页 |
2.3.2 企业生态化定义及环境管理标准 | 第42-44页 |
2.3.3 两型企业的定义及评价研究 | 第44-45页 |
2.3.4 企业绿色发展评价研究 | 第45-46页 |
2.3.5 企业生态化评价相关研究 | 第46-47页 |
2.3.6 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相关研究 | 第47-48页 |
2.3.7 企业低碳化发展评价相关研究 | 第48-49页 |
2.3.8 企业能源利用效率测度相关研究 | 第49页 |
2.4 企业两型化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49-56页 |
2.4.1 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50-51页 |
2.4.2 绿色供应链管理影响因素研究 | 第51-52页 |
2.4.3 企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 第52-54页 |
2.4.4 企业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 第54-56页 |
2.5 企业两型化发展对企业经济绩效影响研究 | 第56-57页 |
2.5.1 企业两型化发展对经济绩效的影响研究 | 第56页 |
2.5.2 绿色供应链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 第56-57页 |
2.6 企业两型化发展的模式及对策研究 | 第57-59页 |
2.7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59-62页 |
3 企业两型化发展的前因后果 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 第62-76页 |
3.1 企业两型化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 第62-65页 |
3.1.1 企业两型化发展的内涵 | 第62-64页 |
3.1.2 企业两型化发展的主要特征 | 第64-65页 |
3.2 企业两型化发展的前因 | 第65-72页 |
3.2.1 企业两型化发展的驱动力量 | 第65-70页 |
3.2.2 企业两型化发展的主要障碍 | 第70-72页 |
3.3 企业两型化发展的后果 | 第72-75页 |
3.3.1 企业两型化发展对企业有形资源的影响 | 第72-73页 |
3.3.2 企业两型化发展对企业无形资源的影响 | 第73-74页 |
3.3.3 企业两型化发展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第74-7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4 企业两型化发展效率评价 | 第76-93页 |
4.1 企业两型化发展效率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76-78页 |
4.1.1 层次分析法 | 第76页 |
4.1.2 模糊评价法 | 第76-77页 |
4.1.3 因子分析法 | 第77页 |
4.1.4 数据包络分析法 | 第77-78页 |
4.2 企业两型化发展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78-83页 |
4.2.1 企业两型化发展的定义 | 第78-79页 |
4.2.2 企业两型化发展效率评价的目的 | 第79页 |
4.2.3 企业两型化发展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功能 | 第79-80页 |
4.2.4 企业两型化发展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80-81页 |
4.2.5 企业两型化发展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81-83页 |
4.3 企业两型化发展效率评价实证研究 | 第83-92页 |
4.3.1 数据来源及数据特征 | 第83-86页 |
4.3.2 企业两型化发展效率评价结果与分析 | 第86-9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5 企业两型化发展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第93-108页 |
5.1 影响因素理论研究及指标选择 | 第93-97页 |
5.1.1 技术进步 | 第93-94页 |
5.1.2 企业两型文化 | 第94页 |
5.1.3 环境规制强度 | 第94-95页 |
5.1.4 政府奖励及补贴 | 第95页 |
5.1.5 资源使用价格 | 第95-96页 |
5.1.6 所处重化/轻化工业 | 第96页 |
5.1.7 规模效应 | 第96页 |
5.1.8 要素密集度 | 第96-97页 |
5.1.9 地区特征 | 第97页 |
5.2 实证分析 | 第97-103页 |
5.2.1 样本与数据 | 第97页 |
5.2.2 相关分析 | 第97-98页 |
5.2.3 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 | 第98-99页 |
5.2.4 估计结果与讨论 | 第99-103页 |
5.3 稳健性检验 | 第103-107页 |
5.3.1 相关变量测量 | 第104-105页 |
5.3.2 偶然断尾回归 | 第105-10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07-108页 |
6 企业两型化发展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 第108-123页 |
6.1 理论分析 | 第108-109页 |
6.2 实证分析 | 第109-122页 |
6.2.1 样本与数据 | 第109页 |
6.2.2 变量测量 | 第109-110页 |
6.2.3 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 | 第110-112页 |
6.2.4 估计结果与讨论 | 第112-121页 |
6.2.5 稳健性检验 | 第121-122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122-123页 |
7 企业两型化发展案例研究 | 第123-133页 |
7.1 案例研究方法及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 第123-124页 |
7.1.1 案例研究方法 | 第123-124页 |
7.1.2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 第124页 |
7.2 案例分析 | 第124-132页 |
7.2.1 数据来源 | 第124-125页 |
7.2.2 企业两型化发展现状 | 第125-126页 |
7.2.3 企业两型化发展的主要举措及成效 | 第126-130页 |
7.2.4 两型化发展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第130-132页 |
7.3 本章小结 | 第132-133页 |
8 企业两型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133-140页 |
8.1 加强企业两型化发展的外部环境建设 | 第134-138页 |
8.1.1 完善环境法律法规体系 | 第134-137页 |
8.1.2 完善相关经济政策体系 | 第137页 |
8.1.3 完善技术创新体系 | 第137-138页 |
8.2 加强企业两型化发展的内生能力建设 | 第138-140页 |
8.2.1 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 第138-139页 |
8.2.2 培育企业两型文化 | 第139-140页 |
9 结论与展望 | 第140-144页 |
9.1 基本结论 | 第140-142页 |
9.2 本文的不足及研究展望 | 第142-144页 |
参考文献 | 第144-156页 |
致谢 | 第156-158页 |
附录A 访谈提纲 | 第158-160页 |
附录B 调查问卷 | 第160-1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课题 | 第164-1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