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11-12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13-16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6-24页 |
2.1 破坏性技术的进入威胁研究综述 | 第16-19页 |
2.2 破坏性技术威胁下在位企业创新策略研究 | 第19-2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3章 破坏性技术进入威胁与在位企业创新策略 | 第24-30页 |
3.1 破坏性技术 | 第24-25页 |
3.2 破坏性技术进入威胁分析 | 第25-26页 |
3.3 破坏性技术进入威胁下在位企业创新策略分析 | 第26-2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4章 模型研究 | 第30-44页 |
4.1 基本模型构建 | 第30-31页 |
4.2 在位企业的利润分析 | 第31-35页 |
4.3 破坏性技术进入威胁下在位企业创新策略 | 第35-4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5章 相关案例研究 | 第44-52页 |
5.1 破坏性技术进入威胁下塔塔公司的创新策略分析 | 第44-47页 |
5.1.1 印度汽车市场的破坏性技术进入威胁分析 | 第44-46页 |
5.1.2 印度塔塔公司创新策略分析 | 第46-47页 |
5.2 数码相机技术进入威胁下柯达公司的创新策略分析 | 第47-50页 |
5.2.1 数码相机技术进入威胁分析 | 第47-49页 |
5.2.2 柯达公司创新策略分析 | 第49-5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2-56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2-53页 |
6.2 研究不足 | 第53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53-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