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一、绪论 | 第10-13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1页 |
(三)研究的路径和方法 | 第11-12页 |
(四)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1.有利于推进公安派出所警务改革 | 第12页 |
2.加强派出所基础建设 | 第12-13页 |
3.提高派出所警务效率 | 第13页 |
二、公安派出所警力配置概述 | 第13-19页 |
(一)公安派出所及其角色定位 | 第13-15页 |
1.公安派出所的职能及其演变 | 第13-14页 |
2.派出所的法律定位与基层警政 | 第14-15页 |
(二)警力及其警力资源概述 | 第15-16页 |
1.学术界对警力的理解 | 第15-16页 |
2.警力的概念 | 第16页 |
(三)警力配置的含义及理论指导 | 第16-19页 |
1.警力配置的含义 | 第16-17页 |
2.影响警力配置的因素 | 第17页 |
3.警力资源配置理论 | 第17-19页 |
(1)无增长改善理论 | 第18页 |
(2)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18-19页 |
三、警力资源配置的实践与警务改革 | 第19-26页 |
(一)派出所警力资源配置现状 | 第19-21页 |
1.公安派出所职责划分不清、警种分工过细 | 第19-20页 |
2.派出所领导和内勤岗位设置多,有机关化倾向 | 第20页 |
3.警力配置结构不合理 | 第20-21页 |
4.警察素质不高,教育培训效果不明显 | 第21页 |
5.对派出所人、财、物的投入较少,警务保障不到位 | 第21页 |
6.缺乏有效的激励、考核机制 | 第21页 |
(二)河南警务改革实践中的警力资源配置分析 | 第21-26页 |
1.河南省在警力资源配置方面的探索 | 第21-23页 |
(1)改变警察管理层级 | 第22页 |
(2)做大做实做强派出所,充实基层警力 | 第22-23页 |
2. 实践效果 | 第23-26页 |
(1)改革后的成效 | 第23-24页 |
(2)改革后存在的难点及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24-26页 |
四、建构资源优化高效责任的派出所警力配置机制 | 第26-37页 |
(一)新时期派出所职能角色的再定位 | 第26-27页 |
1.基层公共安全产品的服务提供者 | 第26-27页 |
2.基层安全治理的主导者 | 第27页 |
3.基层社会秩序维护的主体 | 第27页 |
(二)警力配置的原则 | 第27-29页 |
1.权责统一的岗位责任原则 | 第27-28页 |
2.法治原则 | 第28页 |
3.静态配置与动态配置相结合的原则 | 第28页 |
4.警力配置以群众的安全需求为原则 | 第28-29页 |
(三)公安派出所警力配置的措施 | 第29-30页 |
1.加强警力配置观念,积极推进公安派出所警务改革 | 第29-30页 |
(1)公安派出所警务改革的必要性 | 第29页 |
(2)公安派出所警务改革把握的基本原则 | 第29-30页 |
(四)建构权责统一的基层安全治理机构 | 第30-32页 |
1.职责明确、权责统一是优化警力配置的前提 | 第30页 |
2.公安派出所职能建构 | 第30-32页 |
(1)实行派出所警务职位分类管理制度 | 第30-32页 |
(2)实行目标管理岗位责任制 | 第32页 |
(3)目标管理岗位责任制与职位分类的关系 | 第32页 |
(五)专业化与社会化的有机统一 | 第32-33页 |
1.依靠群众,建立良好的警民关系 | 第32-33页 |
2.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维护社会治安力量的新格局 | 第33页 |
(六)加强保障提高效率 | 第33-35页 |
1.加强警务保障 | 第33-34页 |
2.提高基层公安派出所警务效率 | 第34-35页 |
(1)向简单化警力运作要效率 | 第34页 |
(2)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率 | 第34-35页 |
(七)健全配套保障机制,激发派出所警力潜能 | 第35-37页 |
1.增强派出所工作的自主性 | 第35页 |
2.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警察素质 | 第35-36页 |
3、建立完善的激励考核机制,调动警察工作积极性 | 第36-37页 |
(1)建立有利于发挥警察作用的激励竞争机制 | 第36页 |
(2)建立有利于调动警察积极性的考核机制 | 第36-37页 |
结语 | 第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