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各种发电论文--太阳能发电论文

基于光伏组件的电位诱发功率衰减的研究

前言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1.1 问题的提出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4-15页
    1.2 国内外行业及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第16-17页
    1.4 本文内容安排第17-19页
第二章 太阳能光伏理论基础及工艺技术第19-35页
    2.1 半导体物理的基础理论介绍第19-21页
    2.2 固体能带的概念第21-22页
    2.3 PN 结的形成机理和特性第22-24页
    2.4 光生伏打效应及其机理第24-28页
        2.4.1 光生伏打效应及光伏电池原理第24-25页
        2.4.2 太阳能光伏电池的等效电路介绍第25-26页
        2.4.3 光伏电池的等效电路重要参数分析第26-28页
    2.5 太阳能光伏产品与行业知识第28-33页
        2.5.1 太阳能光伏电池结构及工艺技术第28-29页
        2.5.2 太阳能组件结构原理及工艺技术第29-33页
    2.6 太阳能光伏产品的功率衰减第33-35页
第三章 PID 的失效模式的特征及其危害第35-41页
    3.1 PID 的定义及机理介绍第35-37页
    3.2 PID 的失效的主要特征第37-39页
    3.3 PID 三种衰减模式第39-41页
        3.3.1 衰减模式 1-半导体活性区受到影响,导致分层现象第39页
        3.3.2 衰减模式 2-半导体结的性能衰减和分流现象第39-40页
        3.3.3 衰减模式 2-电离腐蚀和大量金属离子的迁移现象第40-41页
第四章 PID 的失效机理分析第41-46页
    4.1 PID 失效原因分析--系统方面第41-42页
    4.2 PID 失效原因分析—组件方面第42-43页
    4.3 PID 失效原因分析—电池方面第43-46页
        4.3.1 电池制造工艺第43页
        4.3.2 基底材料性能-硅片电阻率第43-44页
        4.3.3 发射极方块电阻第44-45页
        4.3.4 减反射层的性能第45-46页
第五章 光伏产品 PID 失效的实验模拟与验证测试第46-56页
    5.1 PID 失效的实验模拟基准与验证测试步骤第46-48页
    5.2 双 85(85℃,85%RH) 20H 的条件下 PID 模拟实验第48-50页
    5.3 双 65(65℃,65%RH) 20H、40H 条件下的 PID 模拟实验第50-52页
    5.4 室温,潮湿条件下的 PID 模拟实验第52-53页
    5.5 单片太阳能电池片 PID 失效的实验模拟与验证第53页
    5.6 PID 可恢复性模拟实验第53-56页
第六章 PID 预防探究及工厂可行性解决方案的应用第56-61页
    6.1 Anti-PID 光伏电池工艺技术的革-PECVD 工序第56-57页
    6.2 光伏组件的封装材料的优化-Anti-PID EVA/低钠玻璃第57-59页
    6.3 光伏系统电站的安装工程优化-电气连接方式革新第59-61页
        6.3.1 光伏系统接地方式的革新第59-60页
        6.3.2 光伏系统在非运行期间增加反向电压的恢复操作第60-61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4页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力系统谐波及其抑制方法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FPGA的多周期同步频率计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