棣棠花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体系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前言 | 第8页 |
2 文献综述 | 第8-13页 |
·棣棠花的简介 | 第8-9页 |
·棣棠花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 第8页 |
·棣棠花的分布与分类 | 第8-9页 |
·棣棠花的生长特性及繁殖 | 第9-11页 |
·棣棠花的生长特性 | 第9页 |
·棣棠花的繁殖方法 | 第9页 |
·棣棠花的栽培 | 第9-11页 |
·棣棠花的价值与研究 | 第11-12页 |
·棣棠花的观赏价值及应用 | 第11页 |
·棣棠花的药用价值研究 | 第11-12页 |
·棣棠花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蔷薇科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棣棠花的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第13页 |
3 目的及意义 | 第13页 |
4 材料与方法 | 第13-18页 |
·试验材料 | 第13页 |
·组培技术线路 | 第13-14页 |
·试验方案与方法 | 第14-18页 |
·初代培养 | 第14-16页 |
·不同时间取材准备及表面灭菌 | 第14页 |
·初代培养 | 第14-15页 |
·愈伤组织的诱导 | 第15-16页 |
·继代增殖 | 第16页 |
·有效苗(壮苗)培养 | 第16-17页 |
·生根培养 | 第17页 |
·炼苗与移栽 | 第17-18页 |
·培养条件 | 第18页 |
5 试验数据的统计与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第18-19页 |
·试验结果观测 | 第18-19页 |
·初代培养 | 第18页 |
·继代增殖 | 第18-19页 |
·有效苗(壮苗)培养 | 第19页 |
·生根培养 | 第19页 |
·炼苗与移栽 | 第19页 |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第19页 |
6 棣棠花组织培养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19-44页 |
·材料的处理试验 | 第19-21页 |
·不同时期取健康盆栽植株为外植体的试验 | 第19-20页 |
·表面灭菌方式试验 | 第20-21页 |
·初代培养激素配方筛选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1-30页 |
·茎段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1-27页 |
·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7-30页 |
·继代增殖培养激素配方筛选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0-35页 |
·新梢继代增殖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0-35页 |
·愈伤组织培养的影响 | 第35页 |
·有效苗(壮苗)培养激素配方筛选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5-36页 |
·生根培养激素配方筛选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6-43页 |
·对生根率的影响 | 第37-39页 |
·对平均根长的影响 | 第39-41页 |
·对平均根数的影响 | 第41-43页 |
·对生根的综合影响 | 第43页 |
·炼苗与移栽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3-44页 |
7 小结 | 第44-46页 |
·材料的处理试验 | 第44-45页 |
·不同时期取健康盆栽植株为外植体的试验 | 第44页 |
·表面灭菌方式试验 | 第44-45页 |
·初代培养激素配方筛选试验 | 第45页 |
·以茎段为外植体的试验 | 第45页 |
·以叶片为外植体的试验 | 第45页 |
·继代增殖培养试验 | 第45-46页 |
·新梢继代增殖的试验 | 第45页 |
·愈伤组织继代增殖的试验 | 第45-46页 |
·有效苗(壮苗)培养试验 | 第46页 |
·生根培养试验 | 第46页 |
·炼苗与移栽 | 第46页 |
8 讨论与建议 | 第46-48页 |
·组织培养中基本培养基的影响 | 第46页 |
·组培中生长调节剂的影响 | 第46-47页 |
·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难以分化成芽的原因 | 第47-48页 |
·组培中糖的影响 | 第48页 |
9 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图版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