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Abbreviation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1.1 双、三核银配合物 | 第10-15页 |
1.1.1 双核银配合物 | 第10-11页 |
1.1.2 三核银配合物 | 第11-13页 |
1.1.3 配合物结构的影响因素 | 第13-15页 |
1.2 双吡啶吡咯三齿配体及配合物 | 第15-17页 |
1.2.1 双吡啶吡咯三齿配体 | 第15-16页 |
1.2.2 双吡啶吡咯配合物 | 第16-17页 |
1.3 本论文研究思路、目标及内容 | 第17-19页 |
2 三核银[(L1)Ag]_3(1)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第19-33页 |
2.1 试剂、仪器及试剂纯化 | 第19-22页 |
2.2 配体L1、L2的合成 | 第22-24页 |
2.3 配合物[(L1)Ag]_3(1)的合成 | 第24-25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25-32页 |
2.4.1 配合物1的IR、~1HNMR图谱分析 | 第25-28页 |
2.4.2 配合物1的结构表征 | 第28-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3 三核银[Ag{(L1)Ag(PPh_3)}_2](OTf)(2)配合物和双核银Li_2[(L1)Ag_2{P(O)(OEt)_2}_2](OTO(3)配合物 | 第33-46页 |
3.1 配合物[Ag{(L1)Ag(PPh_3)}_2](OTf)(2)的合成 | 第33-34页 |
3.2 配合物Li_2[(L1)Ag_2{P(O)(OEt)_2}_2](OTf)(3)的合成 | 第34-3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5-45页 |
3.3.1 配合物2和3的IR、~1HNMR图谱分析 | 第35-39页 |
3.3.2 配合物2和3的结构表征 | 第39-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4 双核银[(L2)Ag]_2(OTf)_2(4)配合物 | 第46-54页 |
4.1 配合物[(L2)Ag]_2(OTf)_2(4)的合成 | 第46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46-53页 |
4.2.1 配合物4的IR、~1HNMR图谱分析 | 第46-49页 |
4.2.2 配合物4的结构表征 | 第49-5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5.1 结论 | 第54-55页 |
5.2 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