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结社自由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2章 农民结社自由的基本理论 | 第19-26页 |
2.1 结社与结社自由 | 第19-22页 |
2.1.1 结社的概念与特征 | 第19-21页 |
2.1.2 结社自由的概念与体系 | 第21-22页 |
2.2 农民与农民结社自由 | 第22-26页 |
2.2.1 农民的内涵与外延 | 第22-23页 |
2.2.2 农民结社自由的内涵 | 第23-24页 |
2.2.3 农民结社自由的体系 | 第24-26页 |
第3章 农民组织的实践考察及其经验总结 | 第26-36页 |
3.1 我国农民组织的发展历程 | 第26-31页 |
3.1.1 农民组织发展进程的历史考察 | 第26-30页 |
3.1.2 农民组织发展进程的历史启示 | 第30-31页 |
3.2 当代农民自我组织的实践 | 第31-36页 |
3.2.1 农民自我组织实践的具体形式 | 第32-34页 |
3.2.2 农民自我组织的实践经验总结 | 第34-36页 |
第4章 农民结社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 第36-44页 |
4.1 农民结社中存在的问题 | 第36-38页 |
4.1.1 法律性质与地位不明 | 第36-37页 |
4.1.2 自身发展与管理混乱 | 第37页 |
4.1.3 政社不分及目标偏差 | 第37-38页 |
4.2 农民结社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8-44页 |
4.2.1 认识层面 | 第38-39页 |
4.2.2 立法层面 | 第39-41页 |
4.2.3 管理体制层面 | 第41-42页 |
4.2.4 司法保障层面 | 第42-44页 |
第5章 完善农民结社自由保障制度的法治路径 | 第44-53页 |
5.1 完善农民结社自由保障立法 | 第44-49页 |
5.1.1 制定保障结社自由的基本法 | 第44-46页 |
5.1.2 制定《农会法》 | 第46-47页 |
5.1.3 完善相关配套性制度 | 第47-49页 |
5.2 改革现行社团管理体制 | 第49-51页 |
5.2.1 从控制管理型转向培育服务型 | 第49页 |
5.2.2 改革和完善社团登记准入制度 | 第49-50页 |
5.2.3 完善社团治理结构和自律机制 | 第50-51页 |
5.3 完善农民结社自由的司法保障 | 第51-53页 |
5.3.1 行政诉讼的途径 | 第52页 |
5.3.2 民事诉讼的途径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