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培养使用问题研究--以泰安市为例
| 中文摘要 | 第7-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 1.3. 选题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18页 |
| 第2章 大学生村官培养使用的相关政策及模式 | 第18-23页 |
| 2.1 大学生村官培养使用的政策概述 | 第18-21页 |
| 2.2 地方政府对大学生村官培养的基本模式及评价 | 第21-23页 |
| 第3章 泰安市大学生村官培养使用的现状 | 第23-41页 |
| 3.1 泰安市大学生村官培养使用总体概况 | 第23-29页 |
| 3.2 泰安市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 第29-31页 |
| 3.3 泰安市大学生村官培养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31-36页 |
| 3.4 制约大学生村官培养使用的原因分析 | 第36-41页 |
| 第4章 完善大学生村官培养使用的对策建议 | 第41-52页 |
| 4.1 政府部门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和配套机制 | 第41-47页 |
| 4.2 大学生村官自身找准定位 | 第47-48页 |
| 4.3 其他社会力量积极配合提供支持 | 第48-52页 |
| 结束语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
| 附录 | 第56-64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