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9页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研究目标 | 第8页 |
·研究框架 | 第8-9页 |
·研究方法 | 第9页 |
第二章 艺术民族性及其运用领域 | 第9-15页 |
·艺术民族性的定义 | 第9-10页 |
·"艺术民族性"一说在中国的渊源 | 第10-11页 |
·音乐民族性及其体现 | 第11-13页 |
·旋律节奏是音乐民族性之魂 | 第11-12页 |
·民族器乐是音乐民族性之体 | 第12页 |
·曲式结构是音乐民族性之骨 | 第12-13页 |
·电影民族性及其体现 | 第13-14页 |
·电影音乐民族性及其体现 | 第14-15页 |
第三章 中国电影音乐中的民族符号 | 第15-33页 |
·电影音乐中的民族精神 | 第15-18页 |
·革命歌曲唤醒沉睡中的民族 | 第15-17页 |
·民族元素激励落后中的民族 | 第17-18页 |
·电影音乐中的少数民族风情 | 第18-22页 |
·少数民族音乐所呈现的多元艺术 | 第18-19页 |
·以歌寄情 | 第19-21页 |
·以乐抒情 | 第21-22页 |
·地方音乐渲染戏剧张力 | 第22-25页 |
·功夫电影中的民族情结 | 第25-26页 |
·东方文化含蓄表达 | 第26-28页 |
·古为今用到洋为中用 | 第28-33页 |
·开拓之路的启程 | 第28-29页 |
·《卧虎藏龙》——丝竹、戏曲之韵 | 第29-31页 |
·《英雄》——秦腔、大漠之风 | 第31-32页 |
·《夜宴》——革新的实验性作品 | 第32-33页 |
第四章 中国民族文化符号在电影音乐发展中的作用和优势 | 第33-36页 |
·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是中国电影配乐发展的根基 | 第34-35页 |
·多民族性为中国电影配乐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 第35页 |
·有中国特性民族文化符号是中国电影音乐打入国际影坛的利器 | 第35-36页 |
第五章 如何运用中国民族文化符号发展中国电影音乐 | 第36-41页 |
·中国电影寻求民族情感上的共鸣 | 第37页 |
·将中国独特文化优势融入电影 | 第37-38页 |
·借鉴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策略发展中国电影音乐 | 第38-41页 |
·印度电影音乐 | 第38-39页 |
·欧美电影音乐 | 第39-41页 |
·抓住中国电影音乐的民族性及其传播契机 | 第41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41-43页 |
主要参考书目与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词 | 第45-46页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6-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