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基础理论论文--人工智能理论论文

基于遗传算法的混水管网采样前馈调节策略的研究

摘要第10-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第1章 绪论第13-18页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第13页
    1.2 国内外供热管网研究状况第13-15页
    1.3 混水直供供热管网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1.4 热网自动控制技术发展状况第16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6-18页
第2章 混水供热管网主要设备的数学建模第18-33页
    2.1 引言第18页
    2.2 混水管网设备模块的数学建模第18-32页
        2.2.1 热源模型第19-20页
        2.2.2 用户模型第20-23页
        2.2.3 节点模型第23-27页
        2.2.4 变频水泵模型第27-29页
        2.2.5 调节阀模型第29-32页
    2.5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3章 混水供热管网动态仿真软件的开发第33-49页
    3.1 编程思想和编程语言第33-34页
    3.2 软件的模型库第34-41页
        3.2.1 热源模块第34-35页
        3.2.2 用户模块第35-36页
        3.2.3 节点模块第36-37页
        3.2.4 变频水泵模块第37-39页
        3.2.5 调节阀模块第39-40页
        3.2.6 软件主窗口和其他界面的编写第40-41页
    3.3 仿真软件的开环实验与混水管网的基本特性分析第41-48页
        3.3.1 混水系统动态模型第42-43页
        3.3.2 混水管网的耦合性第43-46页
        3.3.3 混水管网的滞后性第46-48页
    3.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4章 遗传算法控制器的设计第49-58页
    4.1 遗传算法的概述第49-51页
        4.1.1 遗传算法的基本术语第49-50页
        4.1.2 遗传算法的原理第50页
        4.1.3 遗传算法控制器的可行性第50-51页
    4.2 遗传算法控制器的具体实现第51-57页
        4.2.1 参数的编码第51页
        4.2.2 种群的初始化第51-53页
        4.2.3 适应度函数的设计第53页
        4.2.4 控制参数的确定第53-54页
        4.2.5 遗传算法操作的设计第54-57页
    4.3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5章 遗传算法控制器的仿真实验第58-75页
    5.1 控制目标和控制参数的确定第58页
    5.2 控制方案的设计第58-59页
    5.3 遗传算法控制与传统PID控制器的对比第59-61页
    5.4 被控系统的静态调节仿真实验第61-64页
    5.5 被控系统的动态调节仿真实验第64-74页
        5.5.1 遗传算法控制器的设置界面第65-66页
        5.5.2 系统在全天时段的开环曲线第66-67页
        5.5.3 全天时段的系统动态调节曲线第67-68页
        5.5.4 控制器适应度函数的完善第68-71页
        5.5.5 控制器采样时间的选择第71页
        5.5.6 混水管网的计量供热运行调节第71-74页
    5.7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6章 全文总结第75-77页
    6.1 主要工作和结论第75-76页
    6.2 不足与展望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0页
致谢第80-8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1-82页
附件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沸腾换热技术的MOA冷却系统设计及计算分析
下一篇:清远凤塱古围村传统建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