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沸腾换热技术的MOA冷却系统设计及计算分析
目录 | 第4-6页 |
CONTENTS | 第6-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限流器的应用及分类 | 第12-14页 |
1.2.1 限制短路电流的方法 | 第13页 |
1.2.2 限流器的分类 | 第13-14页 |
1.3 基于MOA的串联谐振型限流器 | 第14-17页 |
1.3.1 拓扑结构及限流原理 | 第14-16页 |
1.3.2 MOA的性能特点 | 第16-17页 |
1.4 沸腾换热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0-23页 |
第二章 沸腾换热原理 | 第23-31页 |
2.1 汽泡的生成 | 第23-27页 |
2.2 汽泡的长大及脱离 | 第27-28页 |
2.3 沸腾曲线 | 第28-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MOA温度场的计算模型 | 第31-39页 |
3.1 MOA结构简介 | 第31-32页 |
3.2 温度场计算区域和基本假设 | 第32-34页 |
3.2.1 数学模型及边界条件 | 第32-33页 |
3.2.2 内热源的计算 | 第33-34页 |
3.3 对流换热系数的确定 | 第34-37页 |
3.3.1 冷却介质的选择 | 第34页 |
3.3.2 对流换热系数的计算 | 第34-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四章 基于有限元法的温度场计算程序设计 | 第39-59页 |
4.1 MOA温度场计算方法介绍 | 第39-45页 |
4.1.1 热分析方法的类型 | 第39-43页 |
4.1.2 用有限元法求解温度场 | 第43-45页 |
4.2 ANSYS软件介绍 | 第45-53页 |
4.2.1 ANSYS软件的特点 | 第45页 |
4.2.2 ANSYS热分析步骤 | 第45-53页 |
4.3 计算程序设计 | 第53-57页 |
4.3.1 主要问题 | 第53-54页 |
4.3.2 解决方法 | 第54-55页 |
4.3.3 程序流程图 | 第55-5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五章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59-69页 |
5.1 与传统冷却方式的比较 | 第59-61页 |
5.2 不同散热面的散热性能 | 第61-64页 |
5.3 不同冷却通道直径对散热的影响 | 第64-6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3页 |
6.1 本文研究内容总结 | 第69页 |
6.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69-70页 |
6.3 本文的展望 | 第70-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