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2-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研究中几个重要概念的界定 | 第15-16页 |
·行业和产业 | 第15页 |
·非对称性和非均衡性 | 第15页 |
·门限 | 第15-16页 |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6-18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6-17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7-18页 |
·研究的思路图 | 第18页 |
·研究可能的创新和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 第18-20页 |
·研究可能的创新 | 第18页 |
·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20-28页 |
·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研究的由来与发展 | 第20-22页 |
·大萧条与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 | 第20页 |
·货币中性和货币政策非对称性 | 第20页 |
·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研究的兴起 | 第20-22页 |
·货币政策产业效应非对称性研究的发展与困境 | 第22-26页 |
·货币政策产业效应非对称性研究的发展 | 第22-23页 |
·货币政策产业效应非对称性研究的困境 | 第23-26页 |
·货币政策产业效应非对称性研究的突围与挑战 | 第26-28页 |
第三章 货币政策产业效应非对称性的非线性机制:三个有关门限的假定 | 第28-34页 |
·货币政策产业非对称性的三个门限假定 | 第28-29页 |
·货币政策产业效应非对称性门限假定的理论基础 | 第29-31页 |
·产业组织理论SCP范式的启发 | 第29-30页 |
·货币政策的外生性 | 第30页 |
·非线性门限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技术的支持 | 第30-31页 |
·货币政策产业效应非对称性门限假定的实证基础 | 第31-34页 |
·货币政策具有非线性门限特征 | 第31-33页 |
·企业金融结构对非对称性的影响 | 第33-34页 |
第四章 我国货币政策的非线性门限特征研究 | 第34-42页 |
·非线性门限模型的演进 | 第34-35页 |
·第一代门限模型—单纯的门限模型 | 第34-35页 |
·第二代门限模型—混合的门限模型 | 第35页 |
·第三代门限模型—改进的门限模型 | 第35页 |
·非线性门限模型的回顾 | 第35-37页 |
·门限自回归 | 第36页 |
·自激励门限自回归 | 第36页 |
·双门限自回归条件异方差 | 第36-37页 |
·双门限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 | 第37页 |
·平滑转换自回归 | 第37页 |
·我国货币政策的非线性门限特征 | 第37-42页 |
·我国货币政策代理变量的选择 | 第37-38页 |
·我国货币政策代理变量的非线性门限特征 | 第38-42页 |
第五章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非线性特征研究 | 第42-71页 |
·货币政策传导理论的回顾与挑战 | 第42-46页 |
·货币政策传导理论的分歧 | 第42页 |
·货币政策传导的四条渠道 | 第42-45页 |
·货币政策传导理论的挑战与思考 | 第45-46页 |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发展和争议 | 第46-50页 |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发展轨迹 | 第46-47页 |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有效性 | 第47-48页 |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实证研究:线性困境的分歧 | 第48-50页 |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非线性研究 | 第50-71页 |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非线性建模 | 第50-53页 |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非线性检验实证结果 | 第53-63页 |
·我国货币政策房地产价格传导渠道的非线性研究 | 第63-71页 |
第六章 我国货币政策产业效应的非线性特征研究—基于企业层面的面板数据的分析 | 第71-99页 |
·我国货币政策产业效应的非对称性:定性分析 | 第72-75页 |
·货币政策影响最大的产业 | 第72-74页 |
·货币政策影响较大的产业 | 第74页 |
·货币政策影响不大的产业 | 第74-75页 |
·我国货币政策产业效应的非对称性:产业金融结构的描述性统计 | 第75-80页 |
·十一个行业五项指标统计特征概述 | 第75-78页 |
·十一个行业五项指标对比统计 | 第78-80页 |
·我国货币政策产业效应的非对称性:定量分析 | 第80-99页 |
·非线性面板门限模型 | 第80-87页 |
·我国货币政策产业效应非对称性非线性模型的建立 | 第87-89页 |
·我国货币政策产业效应非线性模型的实证结果 | 第89-99页 |
第七章 政策建议与研究结论 | 第99-105页 |
·政策建议 | 第99-100页 |
·对政策制定者的建议 | 第99-100页 |
·对政策执行者的建议 | 第100页 |
·研究结论 | 第100-105页 |
·货币政策产业效应非对称性研究存在的困境 | 第100-101页 |
·货币政策产业效应非对称性的形成机制—非线性门限观点 | 第101页 |
·我国货币政策存在非对称性特征 | 第101页 |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存在非对称性特征 | 第101-103页 |
·我国货币政策的产业效应存在非对称性特征 | 第103-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1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15-116页 |
致谢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