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8-10页 |
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ST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54页 |
1.1 半导体溶液量子点的基本性质 | 第14-18页 |
1.1.1 量子限域效应、“粒子溶液”二象性 | 第14-15页 |
1.1.2 溶液量子点的合成化学 | 第15-16页 |
1.1.3 量子点的应用 | 第16-18页 |
1.2 溶液量子点的表面配体 | 第18-19页 |
1.2.1 表面效应 | 第18-19页 |
1.2.2 配体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 第19页 |
1.3 溶液量子点的配体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 第19-24页 |
1.3.1 配体对量子点尺寸控制的影响 | 第20页 |
1.3.2 配体对量子点形貌的影响 | 第20-21页 |
1.3.3 配体对量子点晶型的影响 | 第21-22页 |
1.3.4 配体对量子点光学性质的影响 | 第22-24页 |
1.4 量子点的表面配体化学 | 第24-33页 |
1.4.1 溶液量子点的后交换配位化学 | 第24-29页 |
1.4.2 配位方式 | 第29-31页 |
1.4.3 溶液量子点常用配体的优势和局限 | 第31-33页 |
1.5 量子点发光性质 | 第33-40页 |
1.5.1 量子点溶液集合体发光性质 | 第33-37页 |
1.5.2 量子点单颗粒发光性质 | 第37-40页 |
1.6 本论文的选题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40-43页 |
1.7 参考文献 | 第43-54页 |
第二章 量子点硫醇配体交换研究 | 第54-81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54-60页 |
2.1.1 试剂和仪器 | 第54-55页 |
2.1.2 反应前驱体的制备 | 第55-56页 |
2.1.3 CdSe量子点的合成 | 第56页 |
2.1.4 CdSe/CdS核壳量子点的合成 | 第56-57页 |
2.1.5 硫醇配体交换步骤及预处理 | 第57-59页 |
2.1.6 样品的表征 | 第59-60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60-76页 |
2.2.1 水相交换 | 第60-67页 |
2.2.1.1 实验设计和路线 | 第60-61页 |
2.2.1.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1-67页 |
2.2.2 油相交换 | 第67-76页 |
2.2.2.1 实验设计和路线 | 第68页 |
2.2.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8-76页 |
2.3 小结 | 第76-78页 |
2.4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第三章 硫醇配位量子点溶液的性质 | 第81-107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81-84页 |
3.1.1 实验试剂与样品 | 第81-82页 |
3.1.2 稳态光谱测量 | 第82-83页 |
3.1.3 瞬态荧光光谱 | 第83-84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84-101页 |
3.2.1 绝对荧光量子产率的测量 | 第84-93页 |
3.2.2 硫醇配位CdSe/CdS核壳量子点溶液光学性质的研究 | 第93-101页 |
3.3 小结 | 第101-103页 |
3.4 参考文献 | 第103-107页 |
第四章 硫醇配位CDSE/CDS核壳量子点的单颗粒荧光性质 | 第107-128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107-111页 |
4.1.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107-108页 |
4.1.2 薄膜样品的制备 | 第108页 |
4.1.3 荧光显微成像及光谱学测量 | 第108-111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111-123页 |
4.2.1 硫醇配位的CdSe/CdS核壳量子点单激子态荧光闪烁行为 | 第111-115页 |
4.2.2 单激子态荧光闪烁行为的统计分析 | 第115-119页 |
4.2.3 强激发光下硫醇配位CdSe/CdS核壳量子点的荧光性质 | 第119-120页 |
4.2.4 硫醇配位CdSe/CdS核壳量子点单颗粒的“亮态”与“暗态”的性质 | 第120-123页 |
4.3 小结 | 第123-125页 |
4.4 参考文献 | 第125-128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28-131页 |
作者简介及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 第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