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发电厂论文--火力发电厂、热电站论文

调峰补偿热电机组配置电锅炉运行特性及风电消纳能力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2页
    1.2 风电消纳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风电接入对电网调峰的要求第14-16页
    1.4 国内外有偿调峰的研究现状第16-18页
    1.5 主要研究内容第18-20页
第二章 提高电网调峰能力的可行解决方案第20-30页
    2.1 引言第20页
    2.2 电网调峰能力分析第20-26页
        2.2.1 水电机组的调峰能力第20-22页
        2.2.2 火电机组的调峰能力第22-26页
    2.3 风电自身出力特性第26页
    2.4 电网调峰能力不足的主要因素第26-28页
        2.4.1 电源结构的影响第26-27页
        2.4.2 并网风电的影响第27-28页
    2.5 提高电网调峰能力的可行解决方案第28-29页
        2.5.1 增大调峰电源的建设第28页
        2.5.2 提高风电自身的可控性第28页
        2.5.3 降低热电机组低谷出力第28-29页
        2.5.4 激励电源提供调峰服务第29页
    2.6 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调峰约束下热电机组风电消纳能力研究第30-40页
    3.1 引言第30页
    3.2 热电机组运行调节能力第30-33页
        3.2.1 背压式热电机组运行调节能力第30-31页
        3.2.2 抽汽式热电机组运行调节能力第31-33页
    3.3 调峰约束下热电机组风电消纳能力模型第33-36页
        3.3.1 风电消纳过程中的调峰约束第33-34页
        3.3.2 目标函数第34-35页
        3.3.3 约束条件第35-36页
    3.4 算例及仿真结果分析第36-39页
        3.4.1 算例及参数第36-38页
        3.4.2 仿真结果分析第38-39页
    3.5 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调峰补偿热电机组及风电消纳能力的优化模型第40-56页
    4.1 引言第40页
    4.2 改变热电机组运行调节能力的可行解决方案第40-43页
        4.2.1 旁路系统补偿供热第40-41页
        4.2.2 需求侧热负荷管理第41-42页
        4.2.3 配置电锅炉补偿供热第42-43页
    4.3 调峰补偿热电机组配置电锅炉提高调峰能力方案第43-46页
        4.3.1 配置电锅炉对热电机组运行特性影响分析第43-45页
        4.3.2 配置电锅炉后系统调峰能力变化第45页
        4.3.3 激励热电机组调峰的经济补偿方案第45-46页
    4.4 热电厂经济效益最优和消纳风电最大多目标优化模型第46-51页
        4.4.1 热电厂经济效益最优和消纳风电最大多目标函数第46-48页
        4.4.2 配置电锅炉后的热电运行特性的约束条件第48-50页
        4.4.3 多目标函数及其模糊化处理第50-51页
    4.5 算例分析第51-55页
        4.5.1 算例参数第51-52页
        4.5.2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52-55页
    4.6 小结第55-56页
总结与展望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3页
致谢第63-64页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64-65页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相关课题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容量型锂二次电池负极材料与电极的结构设计和制备
下一篇:基于生态网络分析的山东省能源代谢网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