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1 引言 | 第14-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5-19页 |
1.2.1 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2 企业集团现金池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9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9-20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1.4 本文的框架 | 第20-22页 |
2 施工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及现金池模式概述 | 第22-31页 |
2.1 施工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基本内容 | 第22-23页 |
2.1.1 账户的集中管理 | 第22页 |
2.1.2 票据的集中管理 | 第22页 |
2.1.3 业务运营过程的集中管控 | 第22-23页 |
2.1.4 资金结算的集中管理 | 第23页 |
2.2 施工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特点 | 第23-25页 |
2.2.1 钱账分离,集中调配 | 第23页 |
2.2.2 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资金集中管理现代化 | 第23-24页 |
2.2.3 资金的集中管理与调剂符合“总部—分公司—项目部”的三级管理模式 | 第24页 |
2.2.4 静态资金集中管理与动态资金集中管理相结合 | 第24页 |
2.2.5 收支两条线的资金运作模式 | 第24-25页 |
2.3 现金池模式的特点与形式 | 第25-27页 |
2.3.1 现金池模式的特点 | 第25-26页 |
2.3.2 现金池模式的形式 | 第26-27页 |
2.4 现金池模式的基本原理与运作流程 | 第27-31页 |
2.4.1 现金池模式的基本原理 | 第27页 |
2.4.2 现金池模式的运作流程 | 第27-31页 |
3 中铁十五局集团实施现金池模式的现状分析 | 第31-42页 |
3.1 中铁十五局集团背景介绍 | 第31-36页 |
3.1.1 中铁十五局集团基本概况 | 第31-32页 |
3.1.2 早期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32-33页 |
3.1.3 中铁十五局集团近期财务状况 | 第33-36页 |
3.1.4 选择现金池模式的动因 | 第36页 |
3.2 中铁十五局集团现金池模式的制度架构和信息平台 | 第36-38页 |
3.2.1 中铁十五局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制度架构 | 第36-37页 |
3.2.2 中铁十五局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信息平台 | 第37-38页 |
3.3 中铁十五局集团现金池模式的运作流程 | 第38-42页 |
3.3.1 合作银行的审视、选择与确定 | 第38-39页 |
3.3.2 约定账户透支额度 | 第39-40页 |
3.3.3 建立集团账户体系,设计归集、支付流程 | 第40页 |
3.3.4 内部机构的设立 | 第40页 |
3.3.5 采用委托贷款方式进行资金集中管理 | 第40-42页 |
4 中铁十五局集团实施“现金池”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2-46页 |
4.1 中铁十五局集团实施现金池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42-43页 |
4.1.1 风险管控和内部控制问题 | 第42页 |
4.1.2 银行账户管理较混乱,且基层协办行不予积极配合 | 第42页 |
4.1.3 资金集中管理信息平台系统功能单一滞后 | 第42-43页 |
4.1.4 结算能力难以提高 | 第43页 |
4.2 中铁十五局集团现金池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3-46页 |
4.2.1 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内控制度 | 第43-44页 |
4.2.2 基层协办行与银行总行间的利益冲突 | 第44页 |
4.2.3 滞后的信息技术水平,致使信息沟通机制不健全 | 第44页 |
4.2.4 集团总部的资金筹划、调度配置和投资决策能力的限制 | 第44-46页 |
5 GE公司现金池的经验借鉴 | 第46-50页 |
5.1 GE公司实施现金池模式的背景 | 第46-47页 |
5.2 GE公司实施“现金池”模式的成功经验 | 第47-50页 |
5.2.1 建立了全球司库中心,实行统一体制 | 第47页 |
5.2.2 借助商业银行与电子化信息服务改善资金结算能力 | 第47-48页 |
5.2.3 组织管理与财务体制不束缚于战略方针 | 第48-49页 |
5.2.4 创新扫除政策障碍 | 第49页 |
5.2.5 充分发挥集团总部综合管理能力 | 第49-50页 |
6 中铁十五局集团现金池模式存在问题的完善措施 | 第50-54页 |
6.1 完善和强化现金池管理的实施条件 | 第50-51页 |
6.1.1 加强与银行的战略合作 | 第50页 |
6.1.2 完善资金集中管理考核奖惩制度 | 第50页 |
6.1.3 优化资金集中管理信息平台,提升集团总部管控能力 | 第50-51页 |
6.2 建立和完善现金池管理决策支持体系 | 第51-52页 |
6.2.1 完善资金内部管理体系 | 第51页 |
6.2.2 建立精细化的全面预算管理体制 | 第51-52页 |
6.2.3 加强资金存量、结构、流向等动态分析 | 第52页 |
6.2.4 创建畅通的监控平台,为集团总部宏观监管提供依据 | 第52页 |
6.3 完善现金池管理的风险管控制度 | 第52-54页 |
6.3.1 加强日常资金头寸管理,严格执行内部调剂相关制度 | 第52页 |
6.3.2 建立大额资金支付提前报告制度 | 第52页 |
6.3.3 采用信息化管理工具,加大风险监控 | 第52-54页 |
结束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