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建筑业农民工教育培训体系构建及对策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4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4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4-16页
        1.2.1 研究目的第14页
        1.2.2 研究意义第14-16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6-22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6-20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20-22页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22-24页
        1.4.1 研究内容第22页
        1.4.2 研究方法第22-23页
        1.4.3 技术路线第23-24页
第二章 建筑业农民工的相关概念与研究理论第24-28页
    2.1 建筑业农民工的相关概念第24-25页
        2.1.1 农民工第24页
        2.1.2 建筑业农民工第24-25页
    2.2 构建培训体系的理论支撑第25-28页
        2.2.1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第25页
        2.2.2 教育经济学理论第25-26页
        2.2.3 人力资本理论第26页
        2.2.4 农民职业教育理论第26-27页
        2.2.5 教育公平理论第27页
        2.2.6 终身学习理论第27-28页
第三章 建筑业农民工教育培训的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第28-37页
    3.1 建筑业农民工教育培训现状调查第28-32页
        3.1.1 接受过培训的人员比例不高第29-30页
        3.1.2 从业人员的持证上岗率低第30页
        3.1.3 建筑业农民工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第30-31页
        3.1.4 培训组织的多元化第31-32页
        3.1.5 培训手段形式多样第32页
        3.1.6 建筑业农民工参加的多是在业余时间组织的免费培训第32页
    3.2 建筑业农民工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第32-37页
        3.2.1 建筑业农民工参加培训的主动意愿不强第33页
        3.2.2 建筑业农民工培训内容与工作实践相脱节第33页
        3.2.3 建筑业农民工培训模式不够灵活第33-34页
        3.2.4 建筑企业缺乏为农民工提供培训的意愿第34页
        3.2.5 社会培训机构的质量和素质达不到培训要求第34-35页
        3.2.6 政府责任主体地位没有充分发挥第35页
        3.2.7 政府对建筑职业培训缺乏有效监督第35-36页
        3.2.8 建筑业农民工职业培训的经费缺乏第36-37页
第四章 影响建筑业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因素分析第37-46页
    4.1 建筑业农民工自身的影响分析第37-39页
        4.1.1 就业受人际关系影响较大第37页
        4.1.2 受到培训费用和时间的影响第37-38页
        4.1.3 受自身“半农半工”身份影响较大第38页
        4.1.4 受从业年轻人数量的减少影响较大第38页
        4.1.5 受到对培训信息不了解的影响第38-39页
    4.2 建筑用人单位的影响分析第39-41页
        4.2.1 受从业人员流动频繁影响较大第39-40页
        4.2.2 受培训经验和管理薄弱影响较大第40页
        4.2.3 受主观被动响应国家政策的影响第40-41页
        4.2.4 受传统学徒制的影响第41页
        4.2.5 受培训时间和成本的影响第41页
    4.3 社会培训机构的影响分析第41-43页
        4.3.1 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第41-42页
        4.3.2 受自身经营理念的影响第42页
        4.3.3 培训流于形式第42-43页
    4.4 政府影响因素分析第43-46页
        4.4.1 对培训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影响较大第43-44页
        4.4.2 政府对培训资金投入影响较大第44页
        4.4.3 受政府资源的分散影响较大第44-46页
第五章 建筑业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的构建第46-57页
    5.1 培训的组织体系设计第46-49页
        5.1.1 政府部门在体系中的定位第46-47页
        5.1.2 建筑用人单位在体系中的定位第47-48页
        5.1.3 社会培训机构在体系中的定位第48页
        5.1.4 建筑业农民工个体在体系中的定位第48-49页
    5.2 培训工作制度体系设计第49-50页
        5.2.1 建立培训工作管理制度第49页
        5.2.2 建立学员档案电子管理制度第49-50页
    5.3 培训的模式体系设计第50-51页
        5.3.1 “半工半读”培训模式第50页
        5.3.2 “订单式”培训模式第50页
        5.3.3 民工夜校培训模式第50页
        5.3.4 网络与多媒体培训模式第50页
        5.3.5 学徒式培训模式第50-51页
    5.4 培训课程体系设计第51-53页
        5.4.1 培训的教材第51-52页
        5.4.2 培训的内容第52-53页
    5.5 建筑业农民工培训方法设计第53页
    5.6 培训资金保障体系设计第53-54页
        5.6.1 政府应加大培训资金的投入和完善资金扶持政策第54页
        5.6.2 建筑用人单位主要负责本单位农民工的培训费用第54页
        5.6.3 建筑业农民工个人也承担部分培训费用第54页
    5.7 培训的宣传体系设计第54-55页
        5.7.1 做好培训的宣传和引导第54-55页
        5.7.2 进一步建立和健全信息发布渠道第55页
    5.8 建筑业农民工培训评估体系设计第55-57页
第六章 保障建筑业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对策第57-70页
    6.1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政策第57-58页
        6.1.1 贯彻落实国家培训政策,加强地方政策立法第57-58页
        6.1.2 进一步强化建筑业准入制度第58页
    6.2 多措并举促进培训工作的开展第58-61页
        6.2.1 加大建筑业农民工培训的宣传第59页
        6.2.2 消除建筑业农民工对培训费用和时间的担忧第59-60页
        6.2.3 按技术等级实行区别待遇第60页
        6.2.4 培训内容要满足实际需求第60-61页
        6.2.5 建立建筑业农民工培训的激励机制第61页
    6.3 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第61-64页
        6.3.1 政府应建立相应的财政投入机制第62页
        6.3.2 建筑用人单位应设立专项培训费用第62-63页
        6.3.3 募集社会资金第63页
        6.3.4 建筑业农民工承担部分费用第63-64页
    6.4 实施灵活的培训和鉴定管理第64-65页
        6.4.1 实施灵活的培训管理第64页
        6.4.2 通过建筑用人单位自身平台进行岗位培训第64页
        6.4.3 推行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农民工培训模式第64-65页
        6.4.4 合理进行培训鉴定第65页
    6.5 要做好培训项目的开发与需求之间的协调第65-67页
        6.5.1 培训时间的协调第65-66页
        6.5.2 培训地点的协调第66页
        6.5.3 培训形式的协调第66页
        6.5.4 培训内容的协调第66页
        6.5.5 培训师资的协调第66-67页
    6.6 完善培训教材体系建设第67页
    6.7 对建筑业农民工职业培训加强监督检查第67-69页
        6.7.1 加大检查和抽查力度第67页
        6.7.2 完善技能培训考核制度第67-68页
        6.7.3 严格执行持证上岗的管理要求第68页
        6.7.4 把人员持证上岗与企业资质管理结合起来第68页
        6.7.5 加强对区域内非法培训机构的管理第68-69页
    6.8 完善培训教学与考核评价体系第69-70页
        6.8.1 实行农民工培训教学组织标准化第69页
        6.8.2 制定培训考核评估细则,建立考核评价体系第69页
        6.8.3 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第69-70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70-72页
    7.1 结论第70页
    7.2 展望第70-72页
致谢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附录第76-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PLC的污水处理监控系统的研制
下一篇:报废汽车回收比率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