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9页 |
| ·抗菌蛋白概述 | 第10-11页 |
| ·抗菌蛋白定义 | 第10页 |
| ·抗菌蛋白特点及其结构 | 第10页 |
| ·抗菌蛋白的作用机理 | 第10页 |
| ·抗菌蛋白在抗病基因工程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 第10-11页 |
| ·银杏抗菌蛋白基因Gk-2的特点 | 第11页 |
| ·植物抗真菌病害基因工程的研究 | 第11-12页 |
| ·农杆菌介导植物遗传转化 | 第12-15页 |
| ·转化过程 | 第12页 |
| ·遗传转化方法 | 第12-13页 |
| ·影响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的主要因素 | 第13-14页 |
| ·选择基因 | 第14-15页 |
| ·黄瓜再生体系及抗病虫害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概况 | 第15-17页 |
| ·黄瓜再生体系的研究 | 第15-17页 |
| ·国内外黄瓜遗传转化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 第17页 |
| ·本实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黄瓜再生体系及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 第19-30页 |
| ·材料 | 第19-21页 |
| ·材料及菌株 | 第19页 |
| ·主要试剂 | 第19页 |
| ·培养基与试剂的配制 | 第19-21页 |
| ·实验方法 | 第21-22页 |
| ·菌悬液的制备和接种方法 | 第21页 |
| ·转基因黄瓜栽培品种的不定芽诱导和分化 | 第21页 |
| ·生根培养基的筛选 | 第21-22页 |
| ·卡那霉素筛选压力的确定 | 第22页 |
| ·优化银杏抗菌蛋白Gk-2转化黄瓜的影响因素 | 第2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2-27页 |
| ·黄瓜镰刀孢菌对不同黄瓜品种的致病情况 | 第22-23页 |
| ·不同激素浓度处理对黄瓜不定芽诱导及分化的影响 | 第23-24页 |
| ·黄瓜生根条件的优化 | 第24页 |
| ·银杏抗菌蛋白Gk-2转化黄瓜的卡那霉素筛选压力确定 | 第24-25页 |
| ·建立并优化银杏抗菌蛋白遗传转化体系 | 第25-27页 |
| ·讨论 | 第27-30页 |
| ·TDZ对NC3号黄瓜再生的影响 | 第27页 |
| ·预培养时间对NC3号黄瓜遗传转化的影响 | 第27-28页 |
| ·侵染时间对NC3号黄瓜遗传转化的影响 | 第28页 |
| ·共培养时间对NC3号黄瓜遗传转化的影响 | 第28页 |
| ·乙酰丁香酮(AS)对NC3号黄瓜遗传转化的影响 | 第28-30页 |
| 第三章 银杏抗菌蛋白基因转化黄瓜 | 第30-44页 |
| ·材料 | 第30-31页 |
| ·材料及菌株 | 第30页 |
| ·常用试剂及酶类 | 第30页 |
| ·培养基与主要溶液 | 第30-31页 |
| ·方法 | 第31-38页 |
| ·转化受体准备 | 第31页 |
| ·质粒抽提 | 第31-32页 |
| ·酶切鉴定 | 第32页 |
| ·菌株活化及侵染菌液制备 | 第32-33页 |
| ·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转化 | 第33页 |
| ·制备接种菌悬液及接种方法 | 第33页 |
| ·植物DNA提取 | 第33-34页 |
| ·PCR扩增 | 第34-35页 |
| ·转基因植株Southern检测 | 第35-37页 |
| ·转化植株的RT-PCR检测 | 第37-3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8-42页 |
| ·质粒验证 | 第38页 |
| ·抗性植株分子检测 | 第38-42页 |
| ·讨论 | 第42-44页 |
| ·标记基因的选择 | 第42页 |
| ·抗菌蛋白基因Gk-2的应用 | 第42-44页 |
| 第四章 结论与创新点 | 第44-46页 |
| ·结论 | 第44页 |
| ·创新 | 第44-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 附录 | 第50-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
| 作者简介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