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饲料作物、牧草论文

三种牧草耗水规律及抗旱特性研究

中文摘要第1-8页
英文摘要第8-12页
第一篇 文献综述第12-24页
 1 选题的目的,依据及意义第12-13页
 2 植物蒸腾耗水研究进展第13-15页
 3 植物形态抗旱机制第15-16页
 4 植物生理抗旱机制第16-23页
   ·渗透调节第16-17页
   ·活性氧及保护酶系统第17-18页
   ·植物内源激素第18-20页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第20-21页
   ·植物分子抗旱机制第21-23页
 5 抗旱指标的选择及抗旱性评价第23-24页
第二篇 实验研究第24-56页
 第一章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三种牧草的耗水规律第24-34页
   ·引言第24页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24-25页
     ·实验材料与处理第24-25页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25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25-34页
     ·土壤水分含量对三种牧草日耗水规律的影响第25-29页
       ·三种牧草在不同土壤水分下单株日耗水规律第25-27页
       ·三种牧草在相同水分条件下单株日耗水规律第27-28页
       ·三种牧草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耗水日进程第28-29页
     ·三种牧草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旬耗水规律第29-30页
       ·同一牧草在不同水分条件下旬耗水规律第29页
       ·三种牧草在同一水分处理下旬耗水规律第29-30页
     ·三种牧草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月耗水规律第30-31页
     ·三种牧草单株全生育期耗水第31-32页
     ·结论与讨论第32-34页
 第二章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三种牧草的抗旱特性第34-49页
   ·引言第34页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4-35页
     ·实验材料与处理同第一章第34页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34-35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35-49页
     ·土壤水分含量对三种牧草水分代谢的影响第35-37页
       ·土壤干旱对三种牧草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影响第35页
       ·土壤干旱对三种牧草叶片水分饱和亏的影响第35-36页
       ·土壤干旱对三种牧草叶片保水力的影响第36-37页
     ·土壤水分含量对三种牧草质膜稳定性的影响第37-38页
       ·土壤干旱下三种牧草叶片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第37页
       ·土壤干旱下三种牧草叶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的变化第37-38页
     ·土壤水分含量对三种牧草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第38-40页
       ·土壤干旱下三种牧草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含量的变化第38-39页
       ·土壤干旱下三种牧草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含量的变化第39页
       ·土壤干旱下三种牧草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第39-40页
     ·土壤水分含量对三种牧草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第40-43页
       ·土壤干旱下三种牧草叶片SOD 活性的变化第40-41页
       ·土壤干旱下三种牧草叶片POD 活性的变化第41-42页
       ·土壤干旱下三种牧草叶片CAT 活性的变化第42页
       ·土壤干旱下三种牧草叶片APX 活性的变化第42-43页
     ·土壤水分含量对三种牧草叶片叶绿体色素含量的影响第43-46页
       ·土壤干旱下三种牧草叶片叶绿体色素含量的变化第43-44页
       ·土壤干旱下三种牧草叶片叶绿素a 与叶绿素b 含量的变化第44-45页
       ·土壤干旱下三种牧草叶绿素a/b 值的变化第45页
       ·土壤干旱下三种牧草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第45-46页
       ·土壤干旱下三种牧草类胡萝卜素含量/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第46页
     ·结论与讨论第46-49页
 第三章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三种牧草的生长及干物质量积累的影响第49-54页
   ·引言第49页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49页
     ·实验材料与处理第49页
     ·测定指标与方法第49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9-54页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三种牧草生长的变化第49-50页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三种牧草总生物量与根冠比的影响第50-51页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三种牧草总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第51-52页
     ·三种牧草抗旱性综合评价第52页
     ·结论与讨论第52-54页
 第四章 结论第54-56页
   ·三种牧草的耗水规律第54页
   ·三种牧草的抗旱性第54-55页
   ·三种牧草的生长特征、干物质量积累及水分利用率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4页
致谢第64-65页
作者简介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白腐真菌云芝代谢产物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夏枯草器官结构特征及主要药用成分积累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