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夏闲期种植豆科绿肥对旱地土壤性质和冬小麦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3页
第一章 绿肥的发展现状第13-27页
   ·绿肥的的涵义第13页
   ·绿肥的发展状况第13-15页
   ·绿肥种植利用的作用及效果第15-19页
     ·绿肥对土壤的改良第15-16页
     ·增加主要作物产量第16-17页
     ·促进畜牧业发展第17-18页
     ·提供工业、副业原料第18页
     ·保护土壤,净化、美化环境第18页
     ·改善田间和农田病虫害状况第18-19页
   ·绿肥的种植方式第19-22页
     ·单作绿肥第20页
     ·间种绿肥第20页
     ·套种绿肥第20-21页
     ·混种绿肥第21页
     ·插种或复种绿肥第21页
     ·绿肥在土壤中的分解第21页
     ·绿肥的激发效应第21-22页
   ·绿肥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2-23页
     ·绿肥利用方式单一,短期经济效益不高第22页
     ·专业绿肥品种单一,绿肥种类选配不当,种植模式不合理第22页
     ·与主要作物间作套种时出现争水争肥现象第22页
     ·绿肥也可能带来病虫害问题第22页
     ·绿肥在一些地方产草量低,培肥效果不佳第22-23页
     ·绿肥翻压配套技术——与无机肥配合施用第23页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3-24页
   ·选题依据第24-25页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25-27页
第二章 夏闲期豆科绿肥对旱地土壤肥力及理化性状的影响第27-35页
   ·引言第27-28页
   ·材料与方法第28-29页
     ·试验区概况第28页
     ·试验设计第28页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28-29页
   ·结果与分析第29-32页
     ·绿肥生物量和植株养分含量第29页
     ·夏闲期种植绿肥对麦田土壤肥力的影响第29-30页
     ·夏闲期种植绿肥对土壤阳离子交换量、pH 和容重的影响第30-31页
     ·夏闲期种植绿肥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第31-32页
   ·结论与讨论第32-35页
第三章 夏闲期豆科绿肥和施氮量对冬小麦生长与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第35-44页
   ·引言第35-36页
   ·材料与方法第36页
     ·试验区概况第36页
     ·试验设计第36页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36页
   ·结果与分析第36-39页
     ·种植绿肥和施氮量对冬小麦基本苗和分蘖数的影响第36-37页
     ·种植绿肥和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第37-38页
     ·种植绿肥和施氮量对对冬小麦产量三要素的影响第38-39页
   ·种植绿肥和施氮量对冬小麦氮磷钾吸收的影响第39-41页
     ·冬小麦氮磷钾含量第39-41页
     ·冬小麦NPK 养分吸收量第41页
   ·种植绿肥和施氮量对冬小麦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第41-42页
   ·结论与讨论第42-44页
第四章 旱地豆科绿肥腐解及养分释放动态研究第44-56页
   ·引言第44-45页
   ·材料与方法第45-46页
     ·研究区概况第45页
     ·试验设计与方法第45页
     ·样品采集与分析第45-46页
   ·结果与分析第46-52页
     ·绿肥的养分含量第46-47页
     ·绿肥的腐解第47-48页
     ·N、P、K 养分的释放第48-49页
     ·绿肥中钙和镁养分的变化第49-50页
     ·绿肥中微量元素的释放第50-52页
     ·绿肥腐解287 d 后的养分残留率第52页
   ·结论与讨论第52-56页
     ·绿肥中不同养分的释放规律第52-53页
     ·不同绿肥中养分释放的差异第53-54页
     ·影响绿肥腐解和养分释放的因素第54页
     ·绿肥腐解过程中的养分富集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6页
致谢第66-67页
作者简介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半旱地不同栽培模式下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作物水肥利用特性研究
下一篇:观光茶园规划设计中茶文化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