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引言 | 第10-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问题与方法 | 第10-11页 |
1.2.1 研究问题 | 第10页 |
1.2.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3.1 传统官方媒体的话语研究成为研究热点 | 第11-13页 |
1.3.2 以新华网作为研究对象的相关研究——研究侧重点的变迁 | 第13-14页 |
1.3.3 小结 | 第14-15页 |
1.4 论基础与关键概念 | 第15-18页 |
1.4.1 关键概念 | 第15-18页 |
1.4.2 理论基础 | 第18页 |
1.5 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1.6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9-21页 |
2 研究对象概述 | 第21-23页 |
3 宏观结构优化新闻可读性 | 第23-35页 |
3.1 传统官方媒体的新闻话语结构 | 第23-24页 |
3.2 宏观结构的多等级形式 | 第24-25页 |
3.3 命题使用凸显新闻框架 | 第25-28页 |
3.4 信息量大、去宣传化的宏观结构 | 第28-32页 |
3.5 标题语言符号与权力编码 | 第32-35页 |
4 隐蔽的立场表达 | 第35-46页 |
4.1 意识形态方格中的隐蔽在场 | 第35-39页 |
4.2 功能性连贯与新闻客观性的塑造 | 第39-43页 |
4.3 句类修辞中的真实作者与召唤结构 | 第43-46页 |
5 反思与启示:网络传播语境与新华网话语风格 | 第46-51页 |
5.1 网络事件传播特点造就新华网话语风格特点 | 第46-47页 |
5.2 新闻专业主义的影响和媒体主体自觉意识的体现 | 第47-48页 |
5.3 网络传播环境中受众地位变革的影响 | 第48-49页 |
5.4 新华网话语特点的反思与启示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A | 第56-61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1-63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