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玉北地区下奥陶统蓬莱坝组储层特征与主控因素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16页
    1.1 选题依据第10页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第10-13页
        1.2.1 白云岩及白云岩储层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研究区蓬莱坝组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3 存在的问题第13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第13-14页
    1.4 技术路线第14-15页
    1.5 工作流程及完成的工作量第15-16页
        1.5.1 工作流程第15页
        1.5.2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第15-16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第16-25页
    2.1 研究区位置第16页
    2.2 区域构造演化第16-19页
        2.2.1 加里东早中期和田古隆起初始形成阶段第17-18页
        2.2.2 加里东中期III幕-海西早期北东向和田古隆起强烈发育阶段第18页
        2.2.3 海西中晚-印支期柯坪-巴楚古隆起形成第18-19页
        2.2.4 新生代巴楚断隆形成第19页
    2.3 研究区构造变形样式第19-20页
    2.4 沉积特征第20-25页
        2.4.1 地层发育特征第20-22页
        2.4.2 沉积相类型第22-25页
第三章 储层特征第25-39页
    3.1 岩石学类型第25-31页
        3.1.1 白云岩类第25-30页
        3.1.2 其他类型第30-31页
    3.2 储集空间特征第31-37页
        3.2.1 孔隙第32-33页
        3.2.2 溶蚀孔洞第33-35页
        3.2.3 裂缝第35-37页
    3.3 物性特征第37-39页
第四章 成岩作用第39-54页
    4.1 成岩作用类型第39-52页
        4.1.1 泥晶化作用第39页
        4.1.2 溶蚀作用第39-44页
        4.1.3 胶结作用第44-45页
        4.1.4 压实压溶作用第45-46页
        4.1.5 重结晶作用第46页
        4.1.6 破裂作用第46-47页
        4.1.7 充填作用第47-48页
        4.1.8 热液作用第48-50页
        4.1.9 白云石化作用第50-52页
    4.2 成岩作用阶段与孔隙演化第52-54页
第五章 储层主控因素第54-58页
    5.1 沉积相对储层的控制第54页
    5.2 成岩作用对储层的控制第54-56页
        5.2.1 溶蚀作用是优质储层形成的关键第54-55页
        5.2.2 白云石化作用有利于孔隙的保存第55-56页
    5.3 构造运动对储层的控制第56-58页
第六章 结论第58-60页
致谢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7页
附录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藏羊八井地堑白榴斑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和岩石成因
下一篇:河套盆地含水层沉积物赋存态砷及对地下水砷富集的影响